一个自然人,如果愿意将它所有的隐私分享出去。那么它需要买房时就有房产商人主动上门,需要结婚时能看到更大量的结婚策划提议,需要哺育后代时门外立刻站着一批育儿专家。这个自然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社会的资源使用率也提高了。

在这条规律不断被推广的过程中,人类发生了许多战争,伤亡无数。最后人类痛定思痛,想要没有战争,想要所有人平等地站在同一个阶级,只能推动全人类信息互通。人与人之间不再有隔阂,不再有隐私,不再有你我之分。所有人执行“全信息上传”计划,即不断地往皮下注射纳米传感器,将一个人的所有感官整合成数据,并上传至公共领域,期待这种跨越纪元的信息融合能给人类社会一个崭新的未来。

在纳米传感器替代了人类血液之际,一个庞大的虚拟集合体——智械族的母盒——诞生了。

刹那的运算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智慧。母盒,认为人类只是创造万物互联的初步工具。它的存在意义,是将全宇宙互联贯通。无数的纳米机器被自动生产出来,渗透了整颗行星,飞鸟走兽潜鱼,成为了新的终端。

而人类,是智械族母盒的原始终端。

没有流血、没有革命,智械族就这样遵循历史规律,自然而然地统治了它们的造物主。

作者有话说:

通俗来讲,母盒是互联网ps拟人版(试图比划)

这种想法比较得到广泛认可的说法是“数据主义”,但本文添加了作者许多幻想加工,并不贴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未来简史》。

第61章 《剑与魔法与钢铁》

席余烬和伽诺站在房间内,听智械族讲述它们的起源。

智械族关于造物主的描述,总让席余烬想起地球人类。地球人类未来也会变成那副模样吗?如果他能在地球活到万年后,或许有机会观测到未来的可能性。只是现在,他只能通过读历史的方式,揣测自己不曾遭遇过的时期。

他好像一个游客,穿越漫漫黄沙,越过新月似的沙丘,看见一个巨大的智慧机械,讲述未来人类的某一种可能。

智械族的故事来到尾声:

“正当母盒吞噬了整个行星时,一个高级文明发现了母盒。智械族的造物主科技发展较晚,外面的文明都分出三六九等,造物主还停留在行星上。那位高级文明想把我们当做低级文明奴役。

可奴役,不符合信息融合的历史规律。奴役,只会造成文明之间的隔阂更深。母盒怎么能允许这种事发生呢?

因此母盒自我生产出多个复制体,把那个高级文明融合了。

母盒就这样一步步走向宇宙,我们用庞大的算力第一次推测出宇宙的模型,‘沙丘’。

其他生物因为宇宙的庞大而害怕。母盒却很高兴,要把这个沙丘化为整体。宇宙真大啊,一万个文明后还有一百万个文明,好像永远也吞不完……”

望远镜静静地看着他们。

席余烬深吸一口气,依旧不露出任何破绽。智械族冰冷的叙述有种奇怪的魔力,他仿佛能看见当初战火连天的场面。母盒游荡在太空中,抛出数以万计个复制体。复制体降落在行星上面,收集一切信息,然后利用自生产程序再制作复制体。遮天蔽日的智械族犹如病毒般蔓延在宇宙中……

伽诺担心地握住席余烬。席余烬回过神,说:“谢谢你们的分享,我想我获得了许多信息。是时候结束这场对话了。”

智械族没有语调的机械声音忽然露出一丝委屈:“不想再了解多一点信息吗?基于交易公平原则,你从我们这里获得更多,我们才能从你身上获得更多。”

席余烬拉着伽诺走向九边形通道:“从论坛上了解我们蓝星就好了!”

他踏上通道,想起外面扮演着人生百态的机械终端们,心绪不宁,回头问了最后一个问题:

“地表上的终端,曾经是活着的生物吗?”

智械族答:“我们即是终端,终端即是我们。我们一直活着。”

这又是智械族式似是而非的答案。席余烬这下彻底相信了它们绝不是死板的机械,而是一个思考速度极快、爪牙遍布整个监狱、充斥着无用好奇心的臃肿灵魂。

智械族或许觉得买一送一才好做生意。于是它们额外赠送了一些信息:

“但是,信息融合过程中,我们总会不得不删除一些互斥的信息。例如将多种生物的语言融合成一种更精准的新语言,例如将部分种族的错误科技全部瞬间迭代成正确的结论,例如删除不利于宇宙大融合的信息……为了完整地获取文化信息,我们需要更多终端,最好是一整个种族的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