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和“哦”一声, 赞道:“好看。”
也在这时, 一妇人过来看竹筛里的绒花,她相中了一朵红梅,同余三郎讨价还价一番, 最后花七文钱买了一朵。
张和见那妇人心满意足离去, 也花七文钱买了一朵雏菊, 说带回去给自家小女儿。
接连做了两笔买卖,余三郎很是欢喜。
张和趁机打听,说道:“这头花跟真的一样,栩栩如生,也不知是哪家的妇人有这般厉害的手艺。”
余三郎应道:“是从一位年轻娘子手里拿的。”又道,“开州城里也有绒花,只不过不好看,且还贵,都没人要的。”
张和没再多问。
对方是商贩,总不能刨根问底打听货源,多半会警惕。他不想打草惊蛇,便根据周围人提供的信息去摸绒花的出处。
余三郎家住吴江,常去的地方有四五处,张和一一排查,沿着周边的乡镇查看,折腾了近半月才听说平城的曹大娘有在卖绒花。
那张和是个细致的,在进平城前特地乔装了一番,就怕误打误撞出岔子。
平城算不得太大,却也不小。
开春气温回升,路边的树枝抽出新芽,阳光懒洋洋的,温暖惬意。
街道两旁的商铺里没什么客人,些许上了年纪的老人悠闲地躺在摇椅上晒太阳。
见一堆妇人扎堆闲聊,张和上前询问了一位婆子,那婆子给他指路,说走到尽头往左拐便是曹大娘的铺子。
他道了谢,沿着街道一直前行,左拐过去有好几家,曹大娘的商铺在第三家。
张和进去看了看,确实有见到同类绒花在贩卖。他先是问了一下布匹,而后才把注意力放到架子上的绒花上。
曹大娘见他似乎有兴趣,说道:“这绒花很讨女郎们喜欢,郎君可要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