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何宣阁对他们讲述的,地球五百年时期的历史中,繁星计划最终是由一群相对中立的人类继续进行的。他们将支持新能源的开采和使用,同时也继续探索繁星。
但是显然,折中的道路实际上并不符合繁星计划的最初目的。
最初,他们只是想要人类摆脱那种彼此指责、彼此争夺的局面,因此才暗中推动人们探索宇宙,妄图在宇宙中寻找一条人类的生机与出路。
他们的确找到了,但他们自己却腐化了。
繁星计划理应在彼时就结束,理应拥有一个完美的、理想主义的结局,但这个画面却并未出现。
因此,繁星计划变质了。
在这群疑似——实际上虞时认为,这就是——繁星计划的成员的商讨之中,他们困扰于,人类究竟能有什么出路?什么样的结局?
人类真的能够拥有一个毫无矛盾冲突、完美而美好的天堂吗?
这是一个摆在繁星计划成员面前的问题。
如果繁星计划就此结束,那么他们不必用这般的难题来困扰自己。这个难题困扰了多少人类的有识之士,却从未得到任何解答。
但是,为了繁星计划继续存在,他们又不得不用这个问题拷问自己的灵魂。他们身处在某种夹缝之中,未曾真正堕落,又多多少少受到侵蚀。
他们试图自我安慰、自我欺骗,告诉自己,繁星计划仍旧在谋求全人类的福祉。他们的行动,仍旧是正确的、应当的、值得的。
并且,他们将延续繁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