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的也是知道姜秉儿的规矩,读的大声又清晰,翻页也很快,不多时就翻读完了一整本账簿。
这是上个月京中的账簿,单是读出来的买卖,就是一条接着一条。
姜秉儿吃饱喝足了,这才擦擦嘴擦擦手,坐直了身体接过账簿。
掌柜的自觉递上玉珠儿算盘。
姜秉儿将算盘往小几上一放,一手翻账簿一手打算盘。
不多一会儿就算完了整本账簿。
京城的楼子果然比通城赚钱,这一个月买卖的银钱,就高达白银两千两。
毕竟是京中权贵人家多,有钱人数不胜数。愿意花百两银子买套头面的自然是多。
姜秉儿不由得比较了一下通城的满玲珑楼。
这个月的账簿算下来,不到三百两。
差距是真的有点大。
掌柜的也知道差距太大,抬袖擦着汗,弓腰道:“不是小的不努力,只是通城比不得京中,人客不够多,掐尖儿的好物件京城一天都能出货一件,咱们这十天半月都不见能出一个挑眼的。”
掌柜的口中掐尖儿的,挑眼的,指的是铺子中最好的一批货。工艺细致,精雕玉琢的首饰。
单独一件儿就几十两上百两。这样的首饰都是用琉璃罩子放在铺子最显眼的位置,等待买主。
满玲珑楼的挑眼货,一个月也能卖一两件,这已经是很不错的了。毕竟旁的金玉楼,这种罩着琉璃罩的挑眼货,大概都是一两个月两三个月这样摆放,也未必能卖出。
凡是都是对比出来的,就像是满玲珑楼之前和旁的首饰铺子对比,那就是极好的。如今和京中的铺子对比,那就是被比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