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页

第二天用过早膳,重新坐在殿内的竺瀚,心情比昨天更差了一点,但他还能稳得住,就同尉迟兰商量,眼睛却注意着罗英:“先前是我欠考虑,但朕的话已经说出去了,总不能再收回来。”又给自己找补了一句,“青儿说想去看大海,坐大船,朕也没多想。”

尉迟兰这次来,没空着手,身边没跟着钱银,而是跟着几个普通宫人。

“儿臣昨夜回去,理了一张单子,父皇看看。”

大概知道今天要说的是正经事,这回在竺瀚身边伺候的人变成了小张公公。

他接过单子,递给竺瀚,眼睛一扫就看清楚了单子上的内容。

那是整个大梁的收支,以及竺瀚给几个皇子皇女分封之后剩下的。

竺瀚拿了单子和罗英一起看。

他给自己的子女赏赐的封地都是富庶的地方,除去这些地方的收入之后,朝廷的收支是负数。

他大吃一惊:“怎么会?”

罗英就瞥了一眼:“怎么不会?朝廷赚的多,花的也多。路年年在修,修完了还要维护;这两年开始修水坝建水库,比修路更费钱。要是没母后海外那边的贴补,靠着咱们自己,哪能过日子?”

竺瀚还在震惊:“朕还以为教育花的钱多。”毕竟这些年开了多少学校。各类大学和研究所更是烧钱的大户。

“教育是赚钱的。单是各地农院提高的粮食产量,就足够这些教育投入了。”目前明面上唯一看着在赔钱的,就是宋星主持的研究院。

但研究院研究的内容是军事相关。这笔钱不拿来研究武器,难不成将来用在割地赔款上吗?

类似的话,不是没人跟竺瀚说过。

尤其是户部的人,上朝的时候眼睛都瞪红了,还被竺瀚挤兑没挣钱的本事。

没真正挣钱过的人,还有个格外能挣钱的儿子,他总觉得钱是来得很容易的。

现在钱难不难挣不清楚,至少知道自己花钱的本事太大了。

他把各地的数据看了又看,发现数据是连续三年的。发现竺婉经营的地区,收益增长明显。

尤其是这几年的姜地,数据增长格外引人瞩目。照理来说,姜地的自然禀赋还不如北地呢。

所以说,他经营国家的本事,还比不过他女儿?

嗯,不愧是他女儿!

一代更比一代强!

但他还是在纠结竺青和其他一些子女的问题,就听尉迟兰说道:“糕儿和阿钧辛苦赚点钱不容易,拿来养育子女孝顺爹娘是分内。其他的,可管不了那么多。十五想看大海坐大船,倒也不用把这么重要的东州和萍州给出去。南泉外头不是有个挺大的岛,我们这次往返还停靠补给了。让他去那儿,也暖和,有军队驻扎也安全,现在还是往来海船重要的补给码头,物资也丰沛。”

当然,等去了岛上,交通不便,军队严密,别说是想要搞什么幺蛾子,跟坐牢也差不了多少。毕竟藩王未经征召,不得擅离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