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页

黎公公自己骑了三轮车去送,还没到户部,就听人说竺年人去了刑部,又回转过去。

等到了刑部,见竺年正坐在一旁看人审案。

有人偷了城里的排水管道和盖在排水沟上面的水泥板。有醉汉晚上经过,踩空摔死了。

竺年的注意力都放在案情上,没像平时那样挑三拣四,见甜汤送到面前,就喝了。

黎公公趁机多给他盛了一碗,他也没察觉,接着又喝了。

盛到第三碗,竺年终于反应过来,回头去看黎公公。

黎公公就笑着把碗端走。

本来这是京兆那边审理的案子,由于影响恶劣,提到了刑部直接审,颇有点杀鸡儆猴的意思。

也就是这回死了人,加上前几天暴雨连绵,京城里上上下下把这方面的设施都彻查了一遍,才发现被人偷偷拿走的水泥板还不少。但把排水管道直接给拿走的,就这一个……团伙。

他们特意挑了一些比较偏僻的地方。上都人口密集,但也有不少荒地和空屋。建设的时候可不会管这些,管道都是一起排的。

案子的细节,下面已经全都查清楚了,几个无赖抵赖不过,只能老实交代,还咬出了收水泥板和排水管的人。

衙役们又去拿人。

竺年没再继续看下去,带着黎公公走了,就坐在三轮车后座,问:“现在上都城里的百姓,还买不起一块水泥板吗?”

偷偷摸摸拿走水泥板的人家,不少。

拿回去做什么用的都有,还有用来垫桌脚,或者直接当台面用的。

水泥板铺设在排水沟上面,一般就在道路两侧,在设计建造的时候,就有需要能够经受住行人和车马踩踏的要求,造得十分扎实。人们拿回家使用,起码很牢固。

“并不是他们买不起,就是贪便宜。”黎公公说得很直白,“有些人的胆子可大得很。以前宫里头,还有人敢带着人来挑东西呢。”

他说的是先前姜卓把都城搬走之后,对上都的皇宫不闻不问。

论理,那会儿也不是什么国破家亡,但有人胆子大起来,是完全超乎人想象的。

他可能自身没什么欲望,不像徐伶那样还有当官奋斗的冲劲,也不像小张公公那样还愿意钻研学问,就觉得在宫里头这么舒舒服服地待到老挺好。

他想不明白,一个太监,没有后代子孙,亲缘断绝,美色犹如浮云,要这么多钱财来做什么?

竺年就问:“那当时你是怎么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