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页

两个在边上当值的大学士,已经对这一家子免疫了。

皇帝、太子、太子妃该怎么样,又没人规定,只要人家正经场合不掉链子就行。

“哎嘿!”竺年立刻把自家先生押在了御书房里,自己跑得比兔子还快。

尉迟兰就只能在竺年的位置上坐下。

小张公公立刻给他从御案上搬来一堆的奏折。

“父皇……”活都给他干了,那他这个当皇帝的干嘛?

竺瀚表示:“你在这方面比穗穗差多了,还需要多多历练。朕是给你个锻炼的机会。”

尉迟兰琢磨着反正他们在京城也待不了太久,再说他批阅奏折也不是终稿,最终得竺瀚御笔朱批,多干点活就多干点活了:“您不嫌我下手太狠就行。”

“朕肯定不嫌你这个。咱们家心软的就穗穗。”说完,翁婿俩都陷入沉思。

按说他们家也没什么心慈手软的人。宋萱一直觉得竺年是跟着宋婉,才心软的。但宋婉也就是看上去软一点,实际上要是没一点杀伐果决的气魄,她哪能统治南王府,并且进行大刀阔斧的主持一系列新政?

剩下的家里人,孩子的爹娘、爷爷奶奶,就连孩子的妹妹,都是能下重手的人。

他也不是说竺年的手段柔和就不好。

手段柔和在大部分的情况下都要更好,各方面的反弹小,很多时候连反弹都没来得及弹的时候,就和风细雨把事情办了。

但是软手段通常费时费力……

“你今天下午别去兵部,咱们先商量一下穗穗关于教育系统的问题,争取明年开春就推出去。”

尉迟兰批阅奏折的笔停下,放到笔架上,回头看竺瀚:“明年开春可没两个月了,时间有点紧。先在各州府试行?”

州府的资源丰富。哪怕是奚地那样乱糟糟的小州,或者是像林州、迁州那样资源匮乏的,州府反倒资源更加集中。

按照竺年的教育系统的规划,最初步是建立小学。

教材有现成的,单纯教认字和算术,以及一些卫生习惯、人文地理之类的通识教育,老师的文化水平要求也不高。

学校只需要一间扎实的房子就成,好赖肯定能拾掇出来一两间。

一直沉默着的一名大学士拱手说道:“可以让各地官府自己申请上报是否建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