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狼终归是狼。
竺瀚想到姜卓临走玩的那一手,还颇有些愤怒:“那老小子,临走把玉玺和传位昭书给了糕儿!呸!这些东西轮得到他这个假爹来给吗?把我这个亲爹放在哪儿?”
宋觉“啊”了一声,半试探地顺口说道:“要不你也写个诏书,一起给糕儿得了?”
竺瀚一听,脸上的怒容瞬间就下去,坐下之后还慢条斯理给他倒了杯茶,从头发稍到脚底板都透着得意:“我知道你不服我。你喜欢糕儿对吧,姜卓那老小子也喜欢糕儿。告诉你,没用。糕儿是我儿砸!糕儿什么时候想当皇帝,就什么时候当皇帝。咱家不兴那些个东西。”
“他还不想当皇帝啊?”
“啧,我跟他提过,小崽子大概还想在玩几年。”
“休息一阵也好。他这几年太累了。”宋觉喝了一口茶,觉得味道还不错,就又给自己倒了一杯,“以前他在姜卓手底下束手束脚的,都能干成那样,将来要是放开手脚,那得成什么样了?”
竺瀚这个亲爹,只会比宋觉更期待:“你也这把岁数了,要不搬来京城看着糕儿?糕儿弄的梨园挺不错的,以后咱老哥俩没事去听听戏。”
“那不行。我还得在汾州的大学才弄一半。别的交给我儿子倒是可以,大学不行。”
“造大学可费钱了。”
“学校都费钱,不过收益好。”大学,倒还真不是关键所在。
学校的收益,也不是直接通过学费赚到多少钱。
现在大学还没有建成,也看不出有什么效果。但是幼儿园和小学已经在北部六州推广开来,尽管目前只有几座府城和少数富庶的城镇有那么几个,但是得到的反馈非常好。
事实证明,大部分家长带孩子都比较粗糙。
很多家长都忙于生计。哪怕是在家不怎么出门的妇人,每天不是长时间忙于织布、绣花之类的工作,就是操持家务。像现在春耕农忙的时节,妇人们要和男人们一样下地劳作。
孩子们能交给老人带的,都已经算是好的。老人这种时候也得忙活。
小孩子只能交给大孩子带。多大的孩子算是大孩子呢?一些穷人家的孩子,六七岁就已经能做饭,带娃,打猪草之类的事情了。
城里人一般家庭条件要好一些,但多数家庭也得为了生计奔波忙碌,能让孩子妈专心带孩子的家庭不多。而且这年头生的孩子多,加上小孩子难免活泼好动,家里一两个大人压根照顾不过来,非常容易发生各种意外。
送到学校去就不一样了。
虽然要花点钱,但是学校的安保措施严格,有专门的老师从洗手开始教,打理得格外干净。上过幼儿园的孩子出来,都明显比别的孩子更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