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年不能说是因为小地图:“当然是因为直觉。打仗打多了,被人看着就能感觉到。”
这也不算是完全的吹牛。
经历过的危险多了,经验积累下的直觉准确率不低。
宋卢没再追问,转而继续说刚才的话题:“熊将军亲自跑了一趟,从几个营地送来了十五万新兵。他自己说是要从东州出,还不知道现在到哪儿了。北部六州出了十二万,阳州过来了十万,南王府来了三万,还有京畿军屯那儿有十万。”
竺年听得皱眉:“这……得亏是姨夫。”
要是换个别的人,别说带着这五十万人去打仗了,带着从北到南走一趟都不容易。
那么大的数量,来自不同的地方,训练程度不一样,甚至语言都未必能交流顺畅。至于饮食风俗之类的,还是小事。
军队里打架斗殴又不罕见。像这么一支来自天南海北的军队,很有可能敌人还没见着,自己倒是先打起来了。
宋卢听着竺年的语气就笑:“所以父王不是在银城停着没动嘛。你也别着急,在城里好好休整两天再去也不迟。你父王派来的三万人里,有一支三千人的神火营,可厉害了,姜卓带着兵,压根没法上前。”
“啊,那父皇不是要气疯了嘛。”还想着把银城修成一条针对北部六州的前哨站,结果被敌人镇着上不了前。
被寄予厚望的银湖小城和船坞自然不必说,现在应该已经成为了北部六州驻军的粮仓。
宋卢皱眉:“你怎么还叫姜卓父皇呢?”
“正经认了的。我把他大儿子和二儿子都给杀了,将来说不得还得给他扶棺落葬的,名分得有啊。”
宋卢听了一惊:“你把姜扶和姜述都给杀了?这……”
竺年算着:“大的那两个其实不成事。老三和老六才麻烦。我知道他们去了南地,还带着姚意和宴瑞。本来以为他们应该会去梁州……唉,反正到现在还没找到人。”
姜扶想要自己摸索成一个合格的王爷,等性格沉淀下来,本事历练出来,起码得经过二十年。受困于常水,他自己有本事问题也不大,人少,人才更少。当个一方诸侯够了,想要再进一步,远远不够。
姜述和姜扶差不多。他性格还算比较仁善,脑子一根筋,暂时还没想到争权夺利的方面。若是照着发展下去,哪怕将来几个皇子争夺太子之位,姜述应该也只是被争取辅佐自己的对象,而不是会去自己争那个位置的人。
老三和姜述年纪就差了几个月,大概是从小养成的兄长在前的习惯,瞧着甚至有些天真可爱,存在感不太明显,但这小子其实很有一套自己的想法。
宋卢见他讲到姜戈就停了下来,不想气氛太紧张,就笑着打趣:“是想到你自己小时候了?”
“啊?”竺年下意识想到自己上辈子这个年纪,还每天在各种家庭教师的包围下学习各种乱七八糟的课程,哪怕寒暑假能上船,身边也跟着不少于五名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