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页

而且尉迟邑那是一个光杆司令投靠的姜国,现在手底下的队伍都是用的姜国的骑兵,虽然经过了他的训练,但并不能像真正的尉迟铁骑一样如臂使指。

安昌的新军队,瞧着连人的头发眼睛颜色都五花八门,但其中有不少就是尉迟铁骑的原班人马,分级管理,训练起来比尉迟邑要轻松快速。

沈化在京城待了半个月,熟悉了工部的情况,也熟悉了自己的随从和护卫。

这些人的来源竟然都是竺年现在身边那些御林军和随从的家人,让沈化大感惊讶。

竺年就给他解释:“反正不能用自己人,也不会让你把自己人带去。既然这样,还不如带这些人,还稍微可靠些。”

沈化一想就明白了:“还是王爷考虑得周到。”

虽然城墙造完了,肯定就是放那儿给人看的。可这不是还没造起来嘛。那就是事关国防的大事情。

谁家守关的关隘,都不能带外人。

现在竺年给他安排的人,个人能力肯定没问题。他们说是御林军的家里人,但本人也不是御林军,肯定不会盯那么紧,说话做事也宽松些。

“也不用太担心。父皇肯定会给你另外安排人保障安全,就是你身边的什么歌姬舞伶的别多想了,老实在那儿干活。缺什么稍信回来,我派人给你送去。”

“您在京城,还能给我送东西?等送来,我别不是饿死了吧?”

“怎么?还真指望我给你一日三餐做好了送来?也不一定要从京城送,黑荥关都是自己人,一会儿让我家先生给你写封信。”

沈化有些好奇竺年和尉迟兰的真正关系。他原先在东州的时候,不知道竺年的真正身份,就一直觉得两人相处过分亲密。但等知道了之后,又觉得不可能,哪怕两人现在是名正言顺三媒六聘的夫夫。但要说权宜之计,这两人在一起又实在是太腻歪了一点。

他不敢多问,就说:“尉迟先生今天是去兵部了?”

“不是,去马场配种了。”竺年想到黑鸦和雪鸦两匹马就头疼,平时关系特别好特别亲,到了春天那像是换了两匹马,一定得隔开才行。

“你这次待的时间短,有机会带你去京县那儿。那边的东风号也好,画舫码头也好,那才叫收拾得舒坦。京城太憋闷了。”

沈化自然应是,但觉得京城有京城的热闹。别的不说,糖巷他是非常喜欢的。

不过,也对。糖巷一大半都是自己人,自然对胃口。

说憋闷也没错。毕竟现在整个京城都姓姜,等将来京城改姓了竺,或者……或者改姓了尉迟,那时候才是真的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