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页

姜卓就只能去外面……玩耍。

小城里充斥着鱼的味道。好在湖边风大,只要站在上风口,味道就不明显。

但上风口沙尘多。

负责小城的只有一位轮值的小吏,他连赵县令都一个月只能见到一次,万万没想到竟然还有跟着皇帝的一天,腰背躬得像是要把整个人打对折,看姜卓抬手捂住口鼻,才赶紧把自己的帕子拿出来:“陛下要是不嫌弃,就用臣的。”

姜卓的帕子给竺年扎头发了,见小吏的帕子干干净净,就拿了过来,问:“这儿沙尘一直都这么大?”

小吏躬身说道:“是。不过来年应该要好很多,开春的时候种了很多树苗,大部分都成活了。将来再自己插一些,等树再长大一些,能挡掉不少。”

既然不回去银城,这会儿时间到不算晚。

姜卓就问了一下具体位置,得知不远,就让小吏带着自己去看看。

小吏不敢一个人带姜卓出门,硬是叫上了一小队御林军护驾。

小城的位置较高,附近整体地势还算平坦,其实出城就能看到一条绿色环线。

走近之后,姜卓看到这里已经有了一片草地,有各种乱七八糟的灌木,高高低低的树木也显得很是杂乱:“这是种的?”

要不是他之前来过,看着还以为是原来就有的。

“是。王爷让搜集了一些本地就有的种子和苗木,说是不用特意去管。”小吏蹲下身,用手拨开草丛,再挖开一点表面混杂着砂石的土,露出下面已经变成黄色的竹竿:“这是从湖里引来的水。这样表面的土是干的,下面是湿的。就是东西长起来之后,各种动物也变多了,经常啃坏竹子。”

他又带着姜卓和御林军往草木比较稀少的一处走,指着远处露出来的一段石墙:“这是开运河挖出来的石头垒起来的。”

姜卓觉得挺有意思,还在小吏的指导下,摘了一把五颜六色的浆果,很是高兴:“带回去给糕儿吃。”

这个季节正是这一代浆果成熟的时候。

味道不一定好,但看着就喜人,加了糖熬成果酱,更是谁都没法拒绝的美味。

过了两天,竺年把姜家老老小小一起送走,自然带上了好几瓶新鲜果酱。

竺年熬了两天果酱,不到天黑就早早在床上躺平,又摸摸自己没消下去的肚皮肉,看看尉迟兰嘴边已经快好的燎泡:“大叔叔这皇帝当得真没意思,果酱抹个馒头片也吃得这么高兴。”

尉迟兰弯腰把床上乱七八糟的小桌子、小本子全都清走,怕睡觉的时候再被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磕到:“你亲手熬的果酱,做的馒头,给我吃,我也很高兴啊。”想想就觉得不开心,正好在被子下摸到一条胖狸奴的腿,就顺手扒拉了一下,“凭什么你做的,要分给他们这么多。”

“嘻嘻嘻。”竺年顺着他的动作缩了缩腿,干脆把薄被卷起来,露出床上好多散乱的小木块,“别人都在心疼装果酱的琉璃瓶,你心疼的方向和别人不一样。”

尉迟兰皱着眉头把一堆小木块拿起来:“鲁班锁?做这个干嘛?”

对这种玩具,他倒是不陌生,观察了一下形状,试了几回就拼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