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页

(完)

第一百八十九章 佞臣

秋后处斩,现在已经是初秋了。

卫玉被这么判,显然表明了姜卓的态度,也只是姜卓对付卫国公府的第一步。

竺年觉得,主要是因为昨天他们从御书房里出来后,翁婿两个谈崩了。

“老头子都这把年纪了,苟一苟就苟一苟嘛。给自己女婿打工又不丢人,将来不还有外孙可以盼嘛。”

尉迟兰把他手上的话本拿走,反问:“他真有外孙可以盼?”

竺年愣了一下,倒抽了一口冷气:“你的意思是,这是父皇留给老六的……功课?”

所有皇帝都忌讳外戚干政。

很多时候,外戚势力过于庞大,并不是一件好事。

皇帝需要做的,大部分时候是平衡各方势力。若是外戚能够为皇帝所用,还能少一点猜忌,但外戚总是容易脱缰,最后尾大不掉,给帝国更名改姓的事情,发生过也不是一次两次。

他现在对姜国的势力分布已经有了一些了解。

以他目前粗浅的了解,姜卓之所以倾举国之力南下,很大程度上是被诸如卫家这样的大世家给逼的。

姜国没有南下之前,就幅员辽阔。虽然气候相对寒冷,但也只是相对。

土地平坦,降水没有南方那么多,但也不缺。

农耕、牧场都是大片大片的。自然禀赋让出身南地多山地区的竺年羡慕哭。

这样优越的环境,让姜国得以养出一支十万计的铁骑。若非有蒙山天堑阻隔,什么月啊玢啊,统统没有他们的事儿,早就被姜给灭了。

但这只是明面上的。

强悍的武力并不全都听命于姜国的皇帝,主要来自于各地分封的“诸侯”。

那些世家大族,无一不占据着大片广袤肥沃的土地,自然也养着数量惊人的军队。就像茅家,虽然爵位不算特别高,但一个家族就能有几十万的军队,其中还有相当部分的精锐,骑兵的数量更是惊人。

这些家族势力不断扩张,代表着皇权不断被挤压。

到了姜卓这一代,皇帝能够支配的土地资源已经相当有限。如果他再不做出改变,那么他的继任者要不了三代,就人被这些世家大族形成的锁链彻底扼死。

他暂时没法去动现有的蛋糕,就想方设法从邻居家抢一块蛋糕来。

为此,他娶了卫国公的女儿卫皇后。

卫家,身为国公,而且是根基深厚的大家族,底蕴比茅家要深厚得多。

有了卫家出头,其他世家大族自然跟上。

常年身居高位,对他们来说,南方的大月就是隔着透明玻璃的肥肉。他们需要做的,只是把玻璃敲碎掉。

反正冲锋陷阵,死的不是他们这些上位者。再有就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家族庞杂,是时候去掉冗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