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和以前一样,下了工之后有热水洗脸泡脚,那是想都不要想。
有人数着放饭的顿数记日子,但记的数字都不一样。六个人一间屋,能够记六个数字。
兄弟们吵也吵了,打也打了,最后都不了了之。
谁也不敢问,什么时候把他们放出去。
又过了几天,天气暖和了,火炕不烧了。他们意识到这时候工地应该已经开工了。
本来满心以为顶多就关到这个时候的赌鬼们,开始变得疑神疑鬼:“王爷,该不会把我们忘了吧?”
有人把心底的疑问说了出来,不安,乃至于恐惧扩大开来。
等下一次有人送饭进来的时候,他们纷纷哀求守卫的御林军去问问竺年的意思。
御林军只是按规矩给他们发了食物和水:“王爷是什么身份,我是什么身份,你们又是什么身份?可不敢为了你们的事情去打扰王爷。回乡的人都回来了,还带了许多人来,王爷可忙得很呢。”
御林军们没有说的是,长随每天会去看他们。
在他们看来,长随知道的事情,竺年自然也知道。
实际上竺年还真的不关心这些烂赌鬼,刚开始是觉得糟心,打算先把人晾一段时间;后头想到了,却没想好怎么处理比较合适;等到了现在,那根本就是忙忘了。
长随跟他提起来的时候,他还想了一会儿。
“啊,是还有这么个事儿。”竺年现在也就吃过晚饭后有一点空闲,“老关着不是个事儿。好歹他们也有一门手艺在,不能浪费了。”
长随的创作陷入了瓶颈,对这个事情就比较上心:“还让他们回工地做?”
“不妥当。”竺年不想让自己的工地变成赌徒横行,第一次下手就必须留下足够的教训。
而且工地里有这些赌鬼的妻儿亲戚。很多人容易好了疮疤忘了疼。他就恶人做到底,干脆把人发落到没有这个人的地方去。
长随就问:“那把人卖了吗?北部那边商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来?”
银城这里就已经足够荒凉,更北的地方是连粮食都不好种的连绵大山,完全符合他心目中的发配地点。一旦去了那种地方,可以想见这些赌鬼匠人们,这辈子都回不来。
“哎,你这想法不错。把他们给卖了。”竺年赞许,“不用等北部那边,先问问军屯那边有没有需要。年前三姑不是说了,屯里没人会修东西。瞧着大家老熟人,他们要是需要,可以直接把卖身契给他们。”
长随想到银城附近那些军屯,眼前一亮:“那更合适。”
虽说这附近的军屯,和佃农也差不太多。战斗力没多少,平日里全种田了。但好歹,比普通农民是要强一些的。
像是三姑他们军屯,还会组织定期的操练,孩童和妇人都会几手把式。管得也严格,几个匠人到了军屯,安分老实也便罢了,若是起了逃跑之类的念头,那是真能被打断腿的。
现在路通了,工地正式开工。
军屯那边几乎每天都会送来米面粮油之类的生活物资。
倒也不是他们想跑得这么勤快,而是他们的车就这么多,必须每天送货,才能保障银城的日常所需。
他们商量完的第二天上午,竺年这边刚布置完活,就见一名御林军领了军屯带头的一个汉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