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年每天挑灯复核卷子,一点都不避讳当着两位皇子的面说道:“不行。就是为了恶心他们,我也开心。”
两位皇子当是没听见,把每天吏部那儿收上来的卷子再重新过一遍。
没错,是所有卷子。
吏部当然已经过了一遍筛,但买通吏部的一个小吏,把筛下来的“垃圾”拿过来并不难。左右不是交给别人,是交给大老板的儿子呀~
至于竺年,义子也是儿子。
没错,在百忙之中,司天监挑了个好日子,见缝插针地让姜卓直接给竺年主持了冠礼,正式赐了字,认了儿子,还额外给了一个嬉王的封号。
过程倒是严谨又郑重,但是这个嬉王的王爷连一户的食邑都没有,好在赏赐和俸禄格外得多,勉强算是体面。
两个亲儿子一个干儿子,他们要什么,吏部的小吏敢不给呢?
不得不说,大部分筛下来的和递上来的卷子都是没问题的,但也有小部分存在问题。
他们这边全都选了一遍之后,就直接在一号码头这里安排了考场。
没有投入使用的码头,宽阔的大厅和空荡荡的房间多得是。
通过初试的官员们,会在这里进行两次复式、一次面试;吏员是一次复式和一次面试。
请了几名大学士当监考,谁都说不出话来。
这几个大学士,家中都没有子弟参与这次考试。当然要说全无关系,以现在各家联姻的盘根错节的关系,那肯定还是有的,只能说尽可能避免。
姜卓对这样的选拔方式很感兴趣。
官吏的选拔是十分考验当权者政治智慧的一项。
一些大的方面,自然是要通过姜卓的同意才行。但是一些小的,前不久吏部不就做出了让犯错的官员升迁的事情来了吗?
这种考核选拔,也没有让没有资格的平民参与,大家各凭本事,谁也挑不出错来。
如此忙碌了大半个月,作为主体工程的一号码头的货运码头,已经完全建好了。客运码头那边还有一些收尾的工作,主要是各种家具需要进场。
货运和客运的船只,目前都改在临时码头停靠。
又过了七天,所有人员都培训到岗,开始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试运行。
姜卓非常高兴,带着皇后一起,不顾炎热盛装为一号码头剪彩,还御笔亲书。
竺年还以为他会给一号码头起一个响亮的名字,没想到还是一号码头几个字。
一番盛大的仪式后,第一艘货船和第一艘客船停靠新码头,培训到位的码头工作人员,按照培训要求接待。
当然,按照竺年所说的,这两艘船都是演员。毕竟“第一”具有象征意义,也不好在皇帝面前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