渍菜不是单纯用盐腌制的咸菜,还有泡菜,有酱菜。菜的品种也非常多,很多都不是北方品种,而是专程从南方运过来的。
姚大人看了看一个个小碟子里装着的五颜六色的渍菜,再算了算尉迟兰说的时间确实有道理:“行了,你们去忙吧。”
跟着竺年他们行动的小吏,这时候也端了两碗面和一大盘水饺进来,就怕上峰责罚。
姚大人当是没看见,小吏就缩着脖子,又努力缩了缩吃挺的肚子,赶紧跟着竺年和尉迟兰跑。
竺年他们却是不急,和日常消食时候一样,手拉手走到巷口,站了一会儿等来了府里来的马车,递了一张长长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写的条子,让人照着上面去准备。
等车上的一个长随去办事了,才让另外一个长随驾着车到城外军营里。
禁军那边显然已经是早就得了消息,统领就亲自等在门口,一看到马车,恨不得直接上前去把人从车上拽下来:“两位爷可算是来了!我这儿已经让骑兵都准备好了,就等二位来挑选。”
竺年看到这位禁军统领,下意识想去和施闲做比较,但除了看出这位表情更丰富一些,暂时也看不出别的来,就顺着他的话随意寒暄了几句:“是我让您久等了。”
禁军统领哪里是给竺年和尉迟兰面子,是他知道姜卓对这件事情有多看重。
他都已经做好了亲自带队出征的准备,包袱都已经收拾好了就放在军营里,但姜卓显然没有在此刻把他调离京城的意思。
他好歹也算是天子近臣,多少知道姜卓的想法。
一是,如今京城瞧着歌舞升平,实际上暗流涌动,局势随时可能会有反复,禁军必须在京城坐镇;
二是,区区一场由“流民”主导的叛乱,就要动用禁军、乃至禁军统领去,给人的感觉就是朝廷虚弱,不利于统治;
三是,姜卓想借着机会称量一下“天下太平”之后的人心和能力。
天下还没有真正太平,姜卓对于姜的版图远不止停留在目前的这一些。不说南地,大月北地也没完全收复,接下来的仗还很多。
姜卓不需要跟在后面捡便宜的,他需要的是能够真正出力的。
姜卓现在还年轻,但是他能再打多少年仗?
东、南、西都要打,他一个人能分成几个人?
打南面还得再训练一支水军,难不成真让南王世子领着去打南王?
“唉……”他脸上笑眯眯地领着两位年轻人去点兵,心里面的叹息就没停过。
要是这一次这两位年轻人能够把叛乱解决得干净利落,那陛下怕是会更生气。
堂堂大姜,竟无一可用男儿!
当过兵和没当过兵的,给人的感觉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