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页

但是,朝代换了,官员大部分也换了,代表着东风号原先经营的朝廷方面的人脉基本都废了,得重新搭建。

有些姜国的官员倒是很快就建立起了不错的关系,但有些姜国官员打着新官上任三把火的主意,把当地颇具人望的东风号当做典型。

这次能够借着太后的名头,当地官员再怎么样,也不能在这个当口给自己找不痛快。

顺便也能展示一下东风号的后台硬,让这些地方官员想要捏柿子,也不要朝着他们来。

当晚等到两人都躺到了床上,有些不方便说的话,也能说了。

尉迟兰就很不理解:“那些人为什么要这么执着地跟东风号过不去?东风号一年能缴多少税,他们不清楚吗?”

每年地方向朝廷上缴的税收,是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甚至在大部分时候都是最重要的指标。

为此,不少地方官甚至会设置许多苛捐杂税,不断盘剥老百姓,就为了让自己的政绩好看,从而能够快速升迁。

“就是因为清楚,所以才针对啊。”做生意方面,竺年的经验太丰富了,“一年的税就那么多,那能赚多少?这么多的钱,为什么不让自己人赚呢?”

“钱是那么好赚的吗?”尉迟兰好赖现在也是当家主母。

小家庭的家产一点点积攒,身边还有竺年这么一个满级大佬。但也不得不说,有些事情看别人做简单,自己上手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他们觉得简单就行。”竺年呲了呲牙,“反正等撞了南墙,他们还能入股嘛。”

这也算是套路了。

商人被官员看不起,但是钱可不会被官员看不起。

官员要钱,商人要借官员的势。

随便哪一家当官的,后宅里多半有一两个商户出身的妾。

这些靠着官员的商户,一部分也没什么本事,只是借着官府的势力,做一些只许我做不准你做的生意。有些也不是愿意将女儿嫁去给人做妾的。可商户拿什么去和官员斗呢?

一个官员再怎么没有成事的本事,坏事的本事那是绝对有的,而且很强。

一些实在没法联姻的,就有了直接给官员干股。也不用他们真的花钱,体面些的拿上一两样所谓的古董字画做抵,有些干脆连表面功夫也懒得做,直接就每年拿分红。

东风号在刚开始的时候,就借着沈化这个东州知府衙内的虎皮。

后来东风号越来越大,一个知府衙内眼看着要撑不住了,局势也乱了。

现在倒是可以趁着从一号码头到修福寿堂和育婴堂的事情,名正言顺把工部给东风号背书。

东风号的布局,对于他们在暗处的势力极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