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还是吃的更重要一些。几棵果树,也结不了多少果子,却能让人多一口吃的甜甜嘴。
大师傅们是建造梨园精舍的原班人马,最早是从京县东风号出来的。搞小房子又不是完全没经验,东风号的宿舍就差不多,设计这么一个和宿舍差不多的小区驾轻就熟。
两层的小楼,不用打多深的地基。
砌墙、架梁、盘炕、砌灶台,一通操作下来,正好赶着入冬住上新房子。
姜卓一得到消息,就带着姜崇,又叫上新上任的工部尚书韦逸仙一起走了一趟。
竺年这边的信息,现在都是七天一汇总,送到姜卓的案头。可以说这边的工程进度,除了在里面干活的人之外,竺年第一清楚,姜卓就是第二清楚。
可他还是被这进度给惊呆了,马车停在了挂着梨园小筑牌子的大门外,特意下来多看了两眼,才重新上车进去:“这就能住了?”
韦逸仙是从礼部调过去的,以前在姜国负责过一些大型工程,不算是外行。本来是年纪略有些大了,姜卓才安排他到礼部,算是半养老。没想到工部出了那样的大事情,只能还是由这位先做一段时间再说。
说是养老,韦逸仙年纪也不是很大,还不到六十。
竺年看着这个精神矍铄的老头,不是很感冒:“普通人家住房子,又没那么多讲究。”
他指着一处地方说道:“把车停边上点儿。今天搬家的人多,别在中间碍事。”
刚说完,他就挨了姜卓拍在后背的一掌。
他不痛不痒地原地跳了跳,带着人就往一处空房走,还叨叨:“您就欺负我吧,回头我告诉皇祖母去。”
前两个月他已经正式认了太后做干奶奶,但后面太后还是那个太后,依旧待人亲切;皇帝却不再是那个皇帝。竺年总觉得自己不像是认了个干奶奶,倒像是认了个干爹。姜大叔叔有事没事就把他当半个干儿子,前阵子甚至还提议让他跟着太傅学习,把他吓得够呛。
老姜家的太傅,教的自然是老姜家的皇子皇孙,和他这个南王府的世子有什么关系?
“臭小子。”姜卓笑骂,跟着他进到一处还没租出去的房子。
前院地面用土水泥刷平,留了一条窄窄的地:“这是方便种点葱蒜。屋子里窄,进来小心。”
皇帝出行,再怎么轻车简从,护卫的数量也不少。那么小一间屋子,竺年他们四个人进来就已经很挤了,肯定塞不下那么多壮实的成年男性。
“南面是两小间,里面一间火炕,后面连着灶台……”
竺年带他们看的是样板房,但也看得出简陋。墙就是水泥墙,连大白都没有刷,再摆了少少几件家具,就算完了。整套房子唯一能称得上装修的,就是火炕和灶台。
竺年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没有上下水,也不用拉电线,能装修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