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页

一朝赢了,直接暴富,当然得报复性消费。

结账的时候都不怎么用铜钱,全是用的金银。

在他婚礼上见了琉璃窗之后,不少人家动起了琉璃窗的主意。

要不是实在价格昂贵,加上产量有限,这些姜国的权贵们都想把整栋宅子都换上琉璃窗。

当然,他们都得往后稍稍。

现在最靠前的订单是皇宫里的。为此,宫中还破例让外面东风号的匠人,取代工部的匠人进皇宫安装。

竺年手头的这点“小生意”,远远不止日进斗金。

“东市的街还是小了点,得找个大一点的地方弄个梨园。”梨园这种地方,三教九流汇集,方便交流。

当家主母尉迟夫人听着不是很用心,去扯竺年的衣带,又把烫热的掌心贴过去揉腰:“城内没地方,不妨放到城外码头那儿。你不是在京县弄了些画舫,现在还在?”

“在的。”不过现在这些画舫明显不能再给纨绔小伙伴们拿来玩耍了,倒是可以让小伙伴们当做船东,由他派人统一运营,租借给别人玩耍,也不无小补。

他正在想是不是能够找姜叔叔要一段沃水码头,突然轻轻哼了一声,慌乱地扣住尉迟兰的手:“哥!别闹~”

“嗯。我不闹。”

“你不闹,现在在干什么~”

“嗯……在撸胖狸奴……哄狸奴睡觉……”

休沐过后,竺年还是顶着一双红血丝的眼睛去点卯,接着又被叫到御书房里,一副工作劳累的样子,让姜卓略感心虚,是不是安排了过多的工作。

姜崇看着这个和自己一屋侍郎,觉得每天看他午睡摸鱼偶尔还要哼个小曲是假象,实际上人天天没日没夜在干活。

不过看他短时间内就拿出来的几本教材,工作量确实不小,应该是回家之后也认真做了。

他们眼中的偷懒,实际上是竺年脑子里在编纂教科书呢?

作为第一批阅读学习财会教材的人,姜崇对这几本教材的质量十分满意。

虽然不能说简单易学,但是深入浅出,便于理解。其中引用的数据详实,案例典型。

还有配套的试卷,用以检验学习成果。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是一部非常扎实的教材。

姜卓就先给竺年赐了座,免得这个还想用的金娃娃先倒下了,再对姜崇说道:“账本大部分已经出来了,先从京城开始。你辛苦一点,每个库房都得由户部、府库、内务府三方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