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页

姜卓看着这个小子简直头疼:“你说说是怎么回事?”

竺年吃完饭,一点都没面对皇帝的压力,反问:“我还想问皇叔是怎么回事呢?昨天说送人来帮忙做账,今天送来的都是些什么人?有一半连字都认不全。”

大家都知道户部这次招人,最后能够留在户部的人肯定不多。关系深的探到了口风,说不定之后会被安排到其他地方去。

一些家族看重的子弟,就没参加。现在外面可不太平,离开京畿还是挺危险的。

当然也有一些想着圈地盘的,倒是派了得力的子弟,但是人数不多。

于是户部收到的,都是一些家族中的二流子弟,年纪大约在二十上下。

这些已经成年,但之前没有正经活干的公子哥,平时是个什么德行,想也知道。

被竺年这么一说,姜卓面上挂不住:“你不能教吗?”

“所以我不是留下一半里的一半人了嘛!”竺年比他脸色还难看,“您以为那一群人里面,有几个能看懂账本的?两百号人,就五个真做过账!五个!”真还不如直接去找些账房先生来。

这悬殊的比例,让姜卓也惊了一下:“……这么少?”

“我还能骗您?”竺年的眼睛里满是红血丝。

这些天新婚燕尔的,他的先生……果然大好了。还好他每天都能抽空摸鱼,争取每两天摸出一天的鱼,做个矜矜业业的打工人。

姜卓看他的疲累不是假的,只能放他离开,为了安抚小孩儿,还赏赐了不少东西,直接送去竺年家里。

到了下午,他特意让大太监叫姜崇带着王妃一起进宫吃饭。

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完,就说起户部这次用人的事情。

姜崇这回没站在姜卓这边,完全赞同竺年的做法:“那些家也太过分了,送来的都是些什么人啊。亏得竺年多个心眼,不然把我户部当成什么地方了?私塾吗?”

今天上午他看到乌泱泱的两百来号人,心里头有多高兴,等看到考试结果后,心里头就有多生气。

“竺年临时出了几道题。一是算术,二是登记账目,三是看账本查错处。”题目都不难,是这一次参与户部工作必须具备的素质,结果一塌糊涂。

换做平时,带上一两个、两三个全无基础的年轻官员从头开始教起,倒也没什么事;但现在他需要的是到手就能用的人。

“现在留下的这五十个,也只能勉强打打下手,还不知道能不能用,得再招人。”现在愁的是上哪儿招人。

太后听了半天,问了几句。

姜卓问道:“母后有想法?”

在座都是自家人,太后直接说道:“若只是账务,倒是有能用的人。一是前朝旧臣。”

前朝旧臣这是一个绕不开去的话题。

那些原本大月的大家族同样人才济济,许多本就在朝廷内做相关的工作,尤其对涉及到原本大月的内容,肯定比他们要熟悉。若是这部分人能用,那肯定能解燃眉之急。问题就在于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