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神火炮一响,整个守关的茅军都麻了。
城墙上根本就不敢站人,非得要站上去,在居高临下的神火炮面前,完全白给。
他们守卫力量有限,南军几乎没有遭到像样的抵抗,就攻破了南城门。
茅军也并非完全放弃抵抗,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把一个关城当做瓮城来用,把南军引进来,然后进行巷战。
这样双方的人混合在一起,起码高处的神火炮就失去了作用。
偏偏巷战正中竺年下怀。
经过几次战役之后,他这边虽然已经组建起了一支像样的骑兵队伍,但是大规模骑兵作战还是缺乏磨炼。
巷战的话,神火炮确实不能从山上往下打,但可以直接在巷子里打。
炮弹总是直的往前,也不会误伤。
他们也不想着全面清扫,一次把茅军赶出去,牢记自己的任务是把外族部落给送出去。
而外族部落要做的事情,就是往前冲!
在看到南军为了送他们出去直接扣关,他们心里面最后的怀疑也烟消云散。
他们也谈不上什么忠诚,能够站在姜国一边欺负大月,现在自然也能站在大月一边去打姜国。
他们做不到南军的军纪严明令行禁止,负责的侧翼压力不大,看到茅军被南军压着打,胆气瞬间就壮了起来,也造成了不小的杀伤。
只是他们自己的伤亡数量也不小,和稳扎稳打的南军这边不能比。
茅军将领也认出了南军队伍中的这些外族,有士兵突然递了个条子给他。
他一看,遥遥看了一眼南军,吩咐:“放他们出去!”
于是接下来的战局看着打得激烈,但南军和茅军联合起来演了一场戏。
一方进、一方退,跟跳交谊舞一样。
等外族部落顺利出了北城门,南军整齐后退,重新把关城“还”给茅军。
而茅军则默契地把两边城门一关。
守将站在高高的城楼上,看着还在兴奋呼喝的外族部落,再看到地平线处冒出来的一线黑点:“阳关道不走,偏要往死路上撞。”
竺年回到营地,由于这场仗演的好,自家没什么伤亡。他心情不错,擦了一把脸就一边吃饭一边和一众军官开会:“姜国筹集了三十万部队,算算时间,应该正巧能赶上。”
将领们早就习惯竺年总是能够得到各种情报,也不追问:“所以你才拖了这些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