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页

高祖皇帝实在是个非常具有地缘概念的皇帝。

只可惜他的设想太过理想化,竺家和宋家在后续数代的纠葛中从表面和平,一直走到今天的撕破脸。

可是但凡看过大舆图的人,都对它规划的帝国版图心驰神往。

不说别人,现任南王竺瀚就是大舆图的狂热粉丝。

在竺年还经常被大人们抱在手里的年纪时,就看过大舆图了。

他非常熟练地提笔就用虚线画了一张十分简略的大舆图,再用实线画出现在的大月版图:“其实现在的大月,已经比大舆图要大很多了。”

北地的东部多了海州,西部如今被称为西府的好几个州都是后来打出来的,南地更是比大舆图多出了几乎一倍,这还是不包括南王府的海外州府。

“不过高祖皇帝是真的厉害啊。”

尉迟兰看着竺年格外熟练的笔触,附和:“他不厉害,怎么能成为高祖皇帝呢?”

“也是啊。”竺年歪着头想了想,“不过他还是厉害,开国皇帝里都算是格外厉害的。”

尉迟兰指着已经超出大舆图之外的大月版图:“所以你看,姜国对大月怎么能够不防?”

大月的扩张性太强了,给周边国家势力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高祖皇帝定下的大舆图都不是最终版本,天堑之外还有天堑,谁规定大月只能困在阳海渊,不能继续往东征服海州,不能跨过海洋,征服整个天下?

在大月最强势的时候,姜国内部甚至有过直接并入大月版图,让姜国的皇帝向大月称臣,降等为王。

这一条还写进过不止一次双方战争和谈条件之中,只不过最终没有达成。

当然大月打输过的时候也有,也被姜国提出过同样的要求。

这种话更多的是双方嘴炮,打仗的时候让几个“能言者”上去口嗨,让敌方上头。

不过也不能说是纯粹的口嗨,起码想法还是有的。

哪怕现在大月和姜国都扩张了不少,已经成为两个庞然大物,依旧没减少过相互吞并的心思,完全不会考虑消化不良的问题。

就算是竺年也一样:“把北地吃了,再把姜国也给吃了嗝儿!”

尉迟兰听着他格外应景的饱嗝,忍不住笑:“也不怕吃撑了。”

“我怕什么?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竺年盯着自己画的简图看了看,还是揉成一团,放小茶炉里烧了。

“姜国也是一样想的。”尉迟兰身在北境,对姜国的了解更多,“这些年,大月连年风调雨顺,也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战乱,门阀世家歌舞升平,往北扩张的意愿不高。相反,姜国虽然国土广袤,但是适合居住的地方不多。许多牧民还需要逐水草而居,气候寒冷,更加向往南方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