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页

本来只是稍作休息的车队,不得不在海尾集多停留,也不知道要耽搁几天。好在能够这么搬迁的人,到了这里之后,既不赶时间,也不缺钱。多数人选择待在温暖的室内,吃食用具都让店家送来。

两尺厚的砖墙抹了平滑的土水泥,把暴雪寒风阻隔在外,巨大的火炕给屋子带来热气,隔壁就是整个集镇的厨房。隔着墙还能听到里面不断忙碌的声响。

中间摆着长条的木桌,队伍里的人全都围着吃得呼哧作响。

竺年就骂:“斯文点,别吃得跟猪似的。”

亲卫们给了他一个白眼,继续埋头苦吃。

平时他们想要吃到二宝哥做的东西有多难就不提了,这会儿他们长则一年短也有几个月没回南地,能够吃到地道的南地食物,恨不得连桌子都沾着漓州糖吃下去。

祁二宝平时也就给竺年做饭精细些,让他给这么多亲卫做吃的,还真没这个体力和空闲。

今天也就是做豆腐脑,一次能够多做一些。

亲卫中间也有会做饭的。汤包是一起包的。

豆腐脑,尉迟兰不陌生。

小汤包,他是第一次吃,照着竺年的提示,先咬了小小一口,喝掉汤汁,再蘸了醋吃。

包子的大小也就刚好一口一个,皮子透明,提起来能看到里面丰沛的汤汁,吃着满口鲜香。

除了豆腐脑和小汤包,每张桌子上还摆着热气腾腾的大肉包子和烙饼,还有白煮蛋,全都用藤筐装着,堆得小山高。

没过多久,小伙子们把食物都清扫干净,还不忘记提意见:“二宝哥,包子和饼什么的,别光放肉啊,多整点菜呗?”

祁二宝还没开口说话,竺年就骂:“你们当我二宝哥是神仙?这天寒地冻的,上哪儿找菜去?”

“今年来得晚,明年我可以多准备点菜干。我瞧海州那边有人放水桶里养野菜的,也可以试试。”祁二宝知道跟着竺年的亲卫们本事大,见他们吃完了,就拉着他们去参观自己的菜窖。

菜窖有两个,一个在厨房,一个在外面院子里。

“厨房这个小,存些近两日吃的。外面这个大。”祁二宝打开菜窖,先等了一会儿,再下去点了烛台,“来,慢慢走。”

竺年上次去过京县的菜窖,几乎就是个直上直下的井,顶多就是底部宽阔一些的瓶子。眼前这个菜窖完全是个正经的地下室,甚至还有两层。下来不用梯子,是下台阶的楼梯,里面砖石水泥砌得比地上的房子还考究,里面一样样蔬果粮食堆放整齐。

祁二宝像个和乐的地主老爷,拢着袖子带着小伙子们参观:“你们去的地方多,瞧瞧有什么东西适合存的,都给我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