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页

竺年其实没什么胃口,不过吃得下才能好得快,勉强让自己坐直一点:“好的叭。”

他又站起来在屋里慢腾腾地走,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说了一会儿话脑子清明了一点,还是身体好了一点,突然意识到:“这儿是宫中?”

尉迟兰站在门口吩咐宫女,大半的注意力在他身上,听他问也不隐瞒:“是。”

他踅回来,陪着竺年走:“听说这边乱着,我就带人过来捡便宜了。”

“那小叔叔呢?”竺年很疑惑。他虽然没见过尉迟邑,但他绝不是个那么好对付的人。

“唔……”尉迟兰有些迟疑,但想想竺年的身份,还是如实说道,“我没那么多时间,就想把他和他的那些个养子都杀了。可惜,还是让他给逃了。”

竺年听他话里面的意思,养子应该都杀得差不多了。

尉迟邑的养子,他记不清究竟是几百还是几千。

他想想自己升级小地图杀那点人,都花了好几年,不知道剿匪多少次,还上了战场。到他家先生这儿,就这么轻飘飘的一句话。

尉迟兰见竺年不说话:“吓着了?”

“没有。”

尉迟兰仔细看了看他,确定他没撒谎,才继续说道:“到了这边……呵,施闲是个好统领,直接把能用的禁军差不多都给带走了。城里倒是留下不少人,平时都留在账面上,差点连守城的人都凑不齐。”

要不是宋淮自己还知道养点人,这京城不用他来,就得翻过天去。

但显然,宋淮也知道凭借着自己这点人,是守不住京城的。这才让尉迟兰进来,还想着等施闲回来了之后,再收拾尉迟兰不迟。

竺年大概知道京中勋贵子弟的德行。

所谓勋贵,大多数是跟着高祖皇帝打天下的泥腿子出身,靠着一身本事,真刀真枪拼杀出来的一身荣宠。

他们大多数没有后台,更谈不上什么底蕴,身家性命都系于宋家。只要脑子没那么不清楚,都会忠于宋家。

当然,姓宋的也不是只有一个人。

天子家里总有一些人觉得自己很行,比上面的人更行。这时候总会有人进行选边站队。

站错了的,固然要从此沉寂;站对了的,若是借此趾高气昂横着走,早晚也得被处理。

加上天下承平日久,一些脑子清楚一点的勋贵,多少或主动或被动地荒废武艺。

几番轮替下来,如今的勋贵只是把禁军当做一个普通的工作。他们也不会真的到岗。家中子弟到了年纪,挂个职缺,领一份小俸禄,说出去总归不算是无所事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