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妩后知后觉想起来,她好像,应该,还有一个集团?

捂住脸,接通电话,小兰委婉地告诉她,有空可以去木华集团的官微看看。

李妩点开一看,除了大片哭爹喊娘照常求营业的,还有一部分颇为客观的——外国人?

原因是青藏铁路修建过半,三岔河特大桥的奇景“阴差阳错”传到了外国,至于是不是真的,但凡看一看那高清照片,任谁都能猜到所谓的“意外”究竟怎么回事。

话题扯远了,某些国家级建筑组织看见它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那样一根细细的棍子,能支撑起白吨重量?绝不可能!

可华夏人执意这么做。

他们甚至找上了扈老爷子,对方正领着徒弟们干得如火如荼,听见质问后直接挂断电话,徒弟们倒茶的倒茶,顺气的顺气,就是方琳也气得不行:“这群外国人,他们懂什么?他们知道什么?那可是李妩亲自设计的工程,木华集团的光脑到现在还是世界一流,至于他们所谓的第二世界,和光脑的差距可有一整个马里亚纳大海沟那么大!”

其他徒弟更是说道:“是啊,这可是跨时代的发明,靠着几张照片又能证明啥?咱们华夏作为基建狂魔,啊不,基建大国,做什么工程之前都是经过精密测算的!”

“哪像他们,一条公路就要修建三五年,投资好几十亿金!”

总之,不论青藏铁路代表的成就还是它的核心技术,对如今的华夏都极其重要。徒弟们同仇敌忾了半天,才发现扈老爷子一动不动。

方琳心里咯噔一跳:“师父?师父您不会真伤心了——”

话音未落,“噗嗤”一声响起。

扈老爷子年纪虽大,可笑声比小辈还洪朗:“他们就是什么都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告诉他们,等青藏铁路修建完工,我要好好地炫耀!全世界唯一的天路,可是在我手底下竣工的!”

他不是总工程师,第一次作为副手,扈老爷子却没一丝抱怨,甚至是感激周部长,这样好的机会,这样绝妙的天才设计,作为见证者已经是天大的机缘,没想到他还能亲自参与!

李妩,真是英雄出少年。

越参与越能体会到设计者的精巧构思和对细节的把握,迄今为止,按照李妩设计要求,他们还没出现过任何问题,不适应高原环境的工程队员除外。

他们懒得理会,在外界看来,就是默认了,不少外国人都翻墙而来,在国内官微上留下他们的担忧:[哦,我的上帝啊,华夏这是疯了吗?到现在还没回应,那样一座不靠谱的铁路,看得我提心吊胆。]

[我发誓,这辈子都不会坐上那所谓的天路还是铁路,别人的工程只是要钱,你们这是要命啊!]

[华夏太骄傲了,其实我们国家也在研究跨到大桥,不过前期投入太大,我们的工程师需要不断实验探索,像华夏这么激进的国家,还是一次见呢。]

[有一些刺激,是天路还是死路呐,建成之后一定会有许多可怜的人想要在此完成心愿吧。]

网友看得一头雾水,慢慢缓过神来,一个个气得捋袖子:[天路?我们华夏的天路啥时候火到国外啦?]

[我的天,打开微博一看,我还以为我跑错了脸书,这群人咋回事?怎么突然对华夏这么关注?]

有清醒的,当然也有脑残的,在他们认知里,国外的月亮都是圆的,国外的空气都是香的,外国人的话可谓是至理名言,华夏就让人们丢脸了。

[到现在政府都没给个回应吗?是不是真像那些人说的那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