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君在本子上写下招人过来帮忙做月饼的事情。

写完日程表,林敏君又说:“阿姐,今天酒楼不忙,你再多做一点月饼,我拿出去送给老客人,人家照顾我的生意,先提前给他们送点尝尝。”

“好,我现在来揉面。”于彩萍说干就干,脸上的笑容止都止不住。

她来酒楼以后的每一天都在笑,每一天都感觉自己是被人需要的。

香喷喷的云腿月饼做出来,林敏君先给徐大妈和曹大妈尝尝,两个人口味不一样,一个说很好吃,一个说有点甜腻。

林敏君又拿去送给熟客,第一家就是张家,沈老师正好在家,吃完之后立刻竖起大拇指,“好吃!我就爱吃甜的,这味道可比之前吃过的五仁合我口味。”

沈老师吃完以后想了想,拉着林敏君说,“小林,你们这个月饼卖不卖啊?今年我不想再买五仁了,就买你们这个,全家肯定都爱吃。”

“卖?”

“是啊,你还可以去买点包装,把月饼包装好,我回头买来送礼,今年想送点不一样的。”沈老师开始提要求。

“你大概要多少,我回去就开始琢磨,到了中秋节之前给你送过来。”林敏君又拿出自己的日程本,记下来这件事情。

跟沈老师道别,出来以后林敏君忽然想到了,有人要,自己完全可以量产啊,定做一些包装,做的漂漂亮亮的卖出去,吃着口味好,人家就会当回头客,酒楼的口碑才能逐渐打响。

她越想越激动,起了量产的心思。

林敏君骑着自行车回酒楼,感觉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

林敏君最终下定决心,她要量产云腿月饼。

要量产就得做的正规一点,首先要把月饼的口味调整的适应首都人民的口味,另外包装也得下功夫,要用油纸包装,大包装要纸盒,做的好看一点,最后装上纸袋子,让人家可以提着去送中秋礼。

距离中秋节还有三个多月,这就可以开始准备了。

最重要的就是月饼的口味,林敏君最先忙活的也是这个。

她一回酒楼就钻进厨房,开始跟于彩萍一起琢磨怎么改良月饼的口味,不能太过甜腻,也不能失去云腿本来的风味,另外还可以做两种酥皮,一种硬硬的,咬开以后在嘴里化开,另一种酥香绵软一点,适合老年人吃。

从这天开始,林敏君开始忙起来,经常忙到八九点才回家,那时候曹大妈和徐大妈早就回家了。

阎立被提拔了,变成了队长,工作也更忙了,经常没有时间接送。

林敏君便自己骑自行车上下班,她盘算着再过两年,攒点钱买辆汽车,开车上下班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