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在说大明气数已尽,便有嘉禾也无慧眼识珠的英才。

比如土豆、比如辣椒、番茄等。

前朝皇帝不行,还得今上慧眼识珠。寥寥数语间,就发现土豆是怎么个惊世之宝。遂带走了所有的土豆,找人精心培育。只等有足够的种子了便分发全国,让天下再无饥馑云云。

拉踩到了极致。

一听,这个编剧就是朝廷,或者朝廷授意的。

但百姓们不管这个,他们只关心到底有没有土豆,又是不是真有戏文里面说的那么高产量。如果有,朝廷肯给他们这些普通百姓种么?

还是像八旗铁庄稼一样,只给旗籍的。普通百姓就算再怎么望眼欲穿,也只能眼巴巴瞅着。

正好,那几亩地收了三万来斤土豆。

其中再怎么小心,也难免有些犁伤、破损不适合窖藏的。再拿些畸形芽眼少,不好做种子的。康熙再咬牙划拨了点好的,凑吧凑吧八千斤土豆。

在城里举行了试吃活动。

一部分蒸,一部分炖。一菜一饭,两种吃法,每人只限一口。

重点在于让百姓知道土豆的味道、产量与基本种植方法,意在刺激他们主动栽种的积极性。

土地关乎国本,更是农民一家子安身立命的本钱。

乱种是没有人敢乱种的,即便新品种被吹的再如何天花乱坠。但在美味,种子价格低,朝廷还会高价回收的前提下,一切就都不是问题了。

你三亩,我两亩,生怕这好事被别个占去了一样。

报名者踊跃。

到最后甚至还得限量,每家只给一亩的额度。尽量把有限的土豆,分散到更多家。更多农人眼见为实之后,土豆的威名就会不胫而走。

“到时候啊,家家哪怕不为了挣钱,只为了饱腹呢,也得想法子种上几亩地。土豆之花自然而然开遍大清,家家都吃到腻,可不就得研究新吃法了吗?”

“那个时候啊,才是咱们敏敏开店卖粉条的最佳时期。”

现在……

为了爱女的生命安全,伊凤觉得还是马上、立刻掐灭她这点危险想法。

瑚图里宜敏恍然大悟地点点头:“原来是这样,额娘好棒!女儿还当物以稀为贵,就该在土豆还少的时候先把摊子支起来。做独一份的买卖,当领头羊。”

就像额娘一样,生意做到让蒙古诸部的王公们都争相讨好。

一眼看出她这小想法的伊凤笑:“千人千面,千事千方,哪能一概而论呢?做独一份儿的买卖固然好,薄利多销也不错啊!利润再少,也架不住全大清都在你这儿买粉条。”

嘶~

全,全大清么?

瑚图里宜敏比倒抽了口气,觉得自己的格局还是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