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页

“难怪这次的协办方里没有油市的钓鱼协会的身影。”李瑶林摇摇头,于帆的路走窄了啊!

她之所以没有限制游客外带食物、饮料,除了这么做涉嫌违法之外,也深知有些钱不能自己全赚了,总得给别人一些赚钱的机会,这样才不会招致别人的嫉妒。

虽然难免还是会有人眼红,但反对她的声音小时,那些人就不敢轻易地出来兴风作浪、光明正大地对付她。

这不?码头对岸的酒店、餐馆、菜市场的生意多红火啊,以至于现在有疑似打着行舟岛的旗号招摇撞骗的骗子和黄牛在码头那一带活动时,他们举报起来比游客还积极。

所以于帆自己不想赚钱也就罢了,跟他合作的那些船老大总是想赚钱的,他这不仅绝了自己的后路,还不让手底下的人喝汤,怎么会有人服气?

偏偏这些船老大跟渔村的船家不一样,之前跟他合作的那些渔民拥有的船都是小船、渔船,这些跟他合作多年的船老大所拥有的却是十分专业的中大型海钓船,他们跟于帆产生嫌隙,以后于帆的海钓生意也回不到从前了。

李瑶林虽然以前没做过生意,但有些人情世故还是懂的,这也是她在跟方信华因航线一事发生过龃龉之后依旧能坐下来谈合作的缘故。

李瑶林说:“去问问别的俱乐部,再接触一下那些船老大,看看有没有愿意租船的。”

老黎点点头,决定请老杜他们吃顿饭,毕竟他们是当地人,认识的人总比他多。

有老杜出马,很快就找到了几个附近渔村的村民。

听说对方是渔村的,老黎有些疑虑,但老杜说:“耀德没做过什么对行舟岛不利的事,他上回出海,要不是海神显灵可能就回不来了,所以一听说行舟岛在找船,他现在可积极了!”

老黎虽然很高兴对方能这么积极,但不太看好地说:“光有船不行,还得有资质。”

很多渔船都是有“三证(渔船登记证、检验证、捕捞许可证)”的,但不是所有拥有“三证”的渔船都能经营海钓。

之前跟于帆合作的渔船有海钓俱乐部的合作协议,被视为俱乐部的船只,符合开展各种海钓活动的条件,且只在近海水域活动,因此不算违法。可如果没有跟俱乐部合作,又要到离海岸很远的地方就不行了。

老杜笑说:“你们行舟岛不是有海钓俱乐部吗?”

老黎:“……”

听老杜这话的意思是,让那船老大加入俱乐部,跟行舟岛发展长期合作?

可他不确定岛主会不会因为之前的事而产生芥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