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其他人平均第一枪06秒的速度,黄宣在这个时间段内可以射出三枪——与开始不同,这三枪,只要命中两枪在头部等要害,就能终结比赛。

即便是体质再好也没用。

而黄宣对精细度的控制,能够保证这个准确性。

第40局。

连胜39局并没有让黄宣感到有太多的疲劳,面对一个个的对手,他甚至已经不再需要积极的跑动了,或者说,没有必要积极的跑动。

大多数人都会在04秒结束战斗,只有少数比较强悍的对手,才能拖到第三枪,而黄宣在这个擂台上的平均击发,仅仅是219。

在没有遇到超远距离选手,也没有遇到如朱韦那样的跑动闪避型选手的情况下,黄宣的连胜旅途很顺利。

打了半个小时麻将的宁奥终于钻了出来,在黄宣右侧打开能量屏道:“巅峰对决为你选择的对手,同样是速度型选手,t位面选手卡加,旅行者,战绩1648胜52平253负,积分122万。他最漂亮的数据是一发命中率,723%,此外他平均每场的击发也只有354个,有此估算,他的一发射速也应该在035秒以内。”

黄宣嗤之以鼻,他现在可以保证在04秒,甚至038秒内射出两枪,然后在接下来的015到02秒间再射出一枪,并保持02秒内一枪的速度,这与头枪射速035秒有着天壤之别。

不过,这也是西部式决斗拔枪的特色,它强调的就是一发成功率,由于决斗的距离通常在6米甚至更近的距离,因此对于准确性的考虑就小了许多,使得其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如何快速的拔出手枪来。

这一点,欧洲人同样研究了200年甚至更久,付出了超过万名,10万名的,特别是社会精英的生命——当然,后期是美国流氓和盲流完善的。

光幕上开始选择距离。

黄宣很自信的选择了6米,如果对手真的是速度型选手的话,那么他选择的距离也不会太远。

卡加面无表情的选择了50米。他第一眼也同样看到了那刺眼的红色100连胜,能量屏上的鲜红就仿佛勋章一样,昭示着对手的强大。

不过,卡加也只是扫了个100连胜的字样一眼而已。

更多的时候,他仍然是盯着对手在看。

眼前的季宣的最佳攻击距离是6-40米,而他自己则是40米到80米,选择50米,至少不会进入对手的最佳攻击范围——虽然不愿意承认,但卡加也知道,一个100连胜的选手,是不会为自己而费尽心机只为了选择距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