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3页

龙骑战机[校对版] 华表 1372 字 2023-03-28

最终耐不住那些无法听懂的词汇,李慕冰终于灰溜溜的败退了。

科学与魔法的结合,确实让两个截然不同的文明产生难以预料的奇妙交融,似乎能够相互解释,又能相互包容。

在与sr-91“曙光女神”高超音速战略侦察机的较量中,林默明显感觉到了“妖孽”变形翼战斗机在超高空战斗任务中,飞行能力受到大气层高度的制约。

氧气稀薄的高空无法提供给发动机足够的燃烧动力,尽管有斥力盾的辅助,可是“妖孽”在追击超高空目标时会明显的力有不逮。

虽然最终还是推倒了女神,但是也给了龙骑士一个明显的警告,未来的对手很有可能会继续出现这些超高空超高速飞行器,这对于只有两具涡扇喷气式发动机的“妖孽”变形翼战斗机来说,这是即将面临的一个极大挑战。

战斗机的精神本来就是和奥林匹克格言毫无区别:更快、更高、更强。

重新改进引擎动力系统,调整“妖孽”变形翼战斗机的飞行适应高度,更加迫在眉捷。

林默完全不知道自己就在这么一点一滴改进自己座驾的时候,无形中担负起了国家航空器设计专家的职责。

飞行员与设计师的完美结合,注定了他在两个方面的起步点都要远远高于常人,也能站在更高的高度,俯瞰到更多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耗时一周的时间,三组脉冲爆震引擎和八组小型磁等离子体引擎被装载上了x-8“妖孽”变形翼战斗机。

这些新引擎对于变形翼战斗机的外观产生一些明显的变化,不论是双前掠变形翼还有机头和机尾部分,都与原来有很大的不同。

对于老实肯干的金系巨龙来说,改变一下早就预留有足够升级空间的机体结构完全不费吹灰之力。

一主双辅结构的脉冲爆震引擎占据了双发f119--100中间的空位和左右两侧的水平尾翼,并覆盖有滑动密封盖,只有在需要启动的时候,才会露出挤在一起的蜂巢状脉冲爆震腔口。

经过特殊的驱动程序调制,三组脉冲爆震引擎输出功率比f119--100引擎更大,这种采用新技术的引擎推力甚至超过了f-35的f135--600引擎,达到了240千牛顿。

小型磁等离子体引擎则非常低调的分布在“妖孽”机体的各个位置,而且还是采用了内置式结构。

与战斗机上的两大主引擎相比,磁等离子体引擎并不具备非常劲爆的推动力,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它的真正作用并不是锦上添花,而自成一系。

可是一旦到了真空失重的外太空环境下,这些引擎就能焕然一新的爆发出令人吃惊的动力,也只有这样的环境才会真正发挥出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