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到了,在s558区域,是个角落里,我需要工具,要拆开它。”
舱室通道里传来51号惊喜的声音。
“不,不,那不是,那只是一个散热腔!”林默迅速调整控制系统进行检查s558区域,结果让他很失望,那里并不是真正的泄漏区。
还有5分钟。
“继续找,51号,我们得抓紧了!”
“好的,我一直在找,泄漏点,泄漏点!你在哪儿,乖乖出来。”
在翻天覆地的旋转中,模拟太空舱内的人不得不经常变幻位置和重心,才能适应不停滚动的舱体。
“我找到了!在这里!”
“我找到了!在那里!”
无线电里几乎同时响起了1号和4号异口同声的惊呼声。
第418节 外星人?入侵?
第四轮测试,有惊无险的通过了。
在最后还剩3分钟,林默和韦芸怡几乎在同一时间发现了泄漏点,一个米粒大小的泄漏口。
这当然是模拟的,也是真实的泄漏口。
整个模拟太空舱几乎都是由这种可以模拟各种故障机关的部件拼装而成,从技术和成本上讲,甚至不会低于真实的太空舱。
按着航天训练中心投入的巨大成本,恐怕也是上百亿人民币的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