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页

因此,在布加尔港的证券交易所发行证券的时候,不少人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认购了。

而那些玩过证券,并对这种新鲜的事物抱有极大信心的投资者,近乎疯狂地购进与布加尔港有关的新证券。

很快,第一批发行地证券就被销售一空。当那些第一次接触证券的投资者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证券已经在他们的观望中飙升了两三倍。

好在有消息说第二期证券即将发行,于是大家开始摩拳擦掌,翘首以待。

桑坦德港口的重建工程在协议签订后的第二个月就竣工了。

在此期间,丁克一边张罗布加尔港的扩建工作,一边在布加尔港下游选定一处环境特别优越的地区,准备兴建他的船坞。

工程开始之初,就吸引了大量地眼球。

倒不完全是因为是打着夏尔山地的旗号,而是这个船坞再一次震惊了世界。

船坞的规模相当大,三十艘大型商船在划定的区域一字排开,同时开工。

通常情况下,能够同时进行两艘巨轮的建造就被认为是大手笔。三十艘巨轮一起开工,那些懂行的立即意识到,夏尔山地这次又有新举措了。

一直以来,夏尔山地每次动作都会带来极其丰厚地利润,这在大多数商人脑海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式。

他们绝不怀疑夏尔山地具备这种能力,于是对这些巨轮的建造相当感兴趣。

不少与夏尔山地打过交道的人开始寻机向丁克以及他身边地人询问,建设这些巨轮究竟要干什么,得到的回答是夏尔山地准备组建一支大型船队,恢复远洋航运。

起初,那些从事水上运输的商人们还担心夏尔山地组建这样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会影响到他们地买卖,现在听说是主要针对海上航运,稍稍放下心来。

再说,如此巨大商船,似乎也只适合在大海上航行。用在威尔斯运河上,倒有些大材小用了,因此他们并不怀疑这种说法。

对于这些商人的反应,丁只是淡淡一笑。他当然知道,这些商人的市场份额确实会因此减少,好在因为总额的增加,他们的收益不但不会减少,反倒会有所增加。

虽然与海族署地协议中提及了有关远洋的条款,但是暂时还没有人敢于冒险。丁克对此也表示理解,因此他决定成为吃螃蟹地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