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议员们原本就没有权力,现在是见公国混乱,有些异想天开。而军人们却是希望参与进来,以使改善军方的待遇。只要迅速接手控制行政机构,议会里那些只会卖弄嘴皮子的家伙刚刚萌生的野心就会打消,军方只要给他们实质性的许喏,也不会参予到反抗的阵营中来。
所以,说起来非常简单,不要看他们罢黜了大公,控制着公国,他们任何一个人都没有足够的权力和威望驾驭整个国家。只要女王火速赶到,以雷霆手段悍然接收权力,他们根植于骨子里的奴性会让他们向新的君主效忠的。”
杰迪心思急转,果断点头道:“说的对,快刀斩乱麻!女王如果不趁此机会树立威望,掌握权力。两国就不能真正的合并,假以时日,基础雄厚的布坦尼公国一旦重新壮大,很难说不会甩开女王另起炉灶。我立即赶赴阿匹亚,迎女王回来!”
莎莉丝特盈盈起身,嫣然笑道:“马已备好,我和你同去!”
……
布坦尼公国的议会从来就是个摆设,而这一次他们竟然能够罢黜大公,把国家的君主投进监狱,这让所有的议员先生象是陡然兴奋起来,他们忽然觉得自已呼风唤雨,是决定国家和人民未来的救世主了。
但是他们从来没有真正管理过政务,根本不知道在这种时刻应该抓些什么,他们只热衷于在议会里和军方代表讨价还价,唇枪舌剑地卖弄他们知识的渊博,整天引经据典,仿佛他们的任何一个决定对国家都能产生多么深远的意义,而真正决定一个国家走向的,永远不是这群空谈家。
伊丽莎白女王回国了,回到她丈夫的国家。她没有按照杰迪和莎莉丝特的建议直接返回布坦尼城,而是先去了数百里远外的一个小乡村,拜候了在那儿休身养性的弗朗西斯将军。这位将军就是修特将军等人试图发动政变时请来探问态度的那位将领。
他是布坦尼公国军方的领袖人物,当今军中掌握着主要兵力的几路将领,都是他昔年的部下或者同僚,在军中,他的威望比布坦尼大公更高。
伊莉莎白女王很善谈,她对布坦尼公国前景的忧虑、她富有卓见的打算和看法,以及她谦恭有礼的态度、优雅迷人的仪表,打动了这位铁血将军,最后在伊丽莎白女王诚挚而敬仰的目光下,他终于点头答应随女王回都城收拾残局。
女王回城的消息让议会和军方大吃一惊,但是现在所有的人,包括军方大部分不知详情的人,都知道女王现在是公认的君主,他们虽然心中不悦,还是硬着头皮勿勿赶到城外迎接。
女王的到来赢得了市民和士兵的热烈欢迎,她在诺曼公国冯赫尔将军逼近都城时的英勇表现,早就赢得了军民的心,在人们对布坦尼大公越来越反感的时候,听说是女王大义灭亲,发动军队和议会剥夺了丈夫的权利,制止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内乱,所有的人对她都有种热切的爱戴。
克里斯托弗主教在这件事上帮了女王的大忙,光明圣教在出征之前发动的大清洗,把平民百姓和达官贵人全得罪遍了,人人自危、人人恐惧,谁也不知道自已下一刻会不会就变成了希望神教的信徒,然后被人砍下头来挂在门柱上。
涣散的民心不曾修复,他又匆匆出兵攻打阿匹亚,结果损失惨重,这就更把民众全推到了对立面上。而希望神教杰迪团长和红衣大主教的街头之战,更是把女王和希望神教推到了一个极高的位置,她还没到,已经征服了所有人的心。
女王没有急着进城,她好整以暇地候在城外,等着那些将军、法官、议员、贵族先生们赶来迎接,这不是为了排场,是要把她第一次以女王而非大公夫人身份的亮相,深深地植入每个百姓和士兵的心。
上兵伐谋,攻心为上,第一次的亮相成功,比带来数万大军还要管用,不止是赢得军心民心,而且可以令滋生野心者为之戒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