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脚步声的临近,忽听一人朗声道:“不知这里可是梅花草堂么?在下有一份薄礼送上。”

梅大先生的语声响起,“三更半夜的闯来,是小偷还是强盗?半夜来送礼,显然更没安好心,各位还是请早。”

门一推,那人笑道:“既然不欢迎,在下只好将这幅王摩诘的画带回去了,可惜。”

来人一共有三个人,一人三十多岁,短小精悍,目光炯炯,手里托着个长长的木匣子。中间一人面如重枣,长须过腹,比关云长的胡子还要长,看起来是个大人物。另一人却是个十来岁的小孩子,圆圆的脸,圆圆的眼睛,红斗蓬上镶着白色毛的边,看来就象是个粉妆玉琢的红孩儿。

除了这个孩子,两人都露出了焦急之色,那汉子手托木匣,一进来就躬身笑道:“此画是蔽主人重金购得,请梅大先生过目。”

梅大先生的眼睛早盯在匣子上了,眨也不眨,道:“无功不受禄,说来听听,你们要的是什么?”他很紧张。

那人笑道:“在下只求梅大先生指点一条明路,替在下找到梅二先生即可。”

梅大先生立刻松了囗气,一把将匣子抢了过来,道:“老二,出来吧,有人来找你了。”

梅二先生悻悻的走了出来,大骂:“好小子,你有种,为了一副破画,连兄弟都卖了。”

那红孩儿突然说道:“你这人看起来赃兮兮的,真会治病么?”

梅二先生低头一看,道:“娃娃,想我梅二先生英俊潇洒,玉树临风,多少女人为了我长守闺阁,不肯跳楼(此处省略一万字),至于看病,马马虎虎还过的去。”

那汉子听他胡扯完,笑道:“在下巴英,无名小卒,知道梅二先生有三不治,诊金可以先付,而这位秦孝仪秦老爷子在江湖中的侠名,梅二先生多少总该有些耳闻吧。”

梅二先生道:“可是铁胆震八方秦孝仪?他的名头倒的确不错,好,过几天你们再来吧,也许我哪天有空了,会跟你们走一趟。”

巴英陪笑道:“先生,病人受的伤实在太重,莫说几天,只怕连几个时辰都等不了的,还请先生移驾。”

梅二先生道:“你们的病人要紧,我的病人难道就不要紧?我这里还有三个病人呢。”

巴英愣了愣,道:“但我们那边的是秦老爷子的大少爷,也是当今少林唯一的俗家弟子。”

梅二先生又跳到桌子上去了,道:“秦孝仪的儿子,少林和尚的徒弟,好大的名头,他的命就能比我这病人的命值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