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拿起笔,在上面轻轻的写了三个小字,然后包裹在简牍中,招呼侍从,送去刘表的书房。

那片上的三个字是:五溪蛮。

第五十一章 学习前辈的经验

刘琦觉得刘表应该能够明白他的意思。

同为汉末宗亲牧守,除去刘表,另外两位牧守幽州牧刘虞和益州牧刘焉,都曾有过借用当地少数民族来稳定局势的例子,而且他们两个人目下就都在继续施行。

刘焉进入益州后,立刻就着手对益州本土豪强进行强力压制,但益州本土豪强的势力颇大,他们中很多人都是地方官员,手中握有强横的武装势力。

刘焉属于空降的州牧,无兵无粮,若想对抗地头蛇,就要有一支能够与其相抗军队。

于是,刘焉就与益州境内的青羌部族结盟,吸纳青羌的族民,用以扩大自己的军事实力,后在平定益州从事贾龙之乱时,这支青羌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至于刘虞,在刘琦看来是比刘焉更加精通此道的高手。

他联合幽州士族和乌桓等游牧民族,愣是将战乱不断的幽州给治理成了一个坐拥百万人口的强州。

中平年间,张举和张纯在幽州叛乱,无论是谁来幽州平乱都是越平越乱,只有刘虞到任后,方才一招制敌。

张举和张纯在幽州叛乱所依靠的是幽州境内部分不得志的家族,还有部分辽西乌桓的支部,吸纳与恢复能力极强。

但刘虞到达幽州之后,直接挖了张举和张纯的墙角,将幽州境内的士族和乌桓尽数拉拢到了他的一边。

平叛之后,刘虞又恢复了边境互市,开发盐铁资源,一边与游牧民族进行贸易,一边联合当地豪族,让他们能够在边贸互市中拿到利益大头。

刘虞,幽州豪族,乌桓游牧……三者形成了一个强力的经济纽带,这是刘虞统治幽州的坚固基础。

有基于这两位同宗大佬的先例,刘琦觉得眼下长沙的形势可以借鉴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