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国在兵力上的损失不是太大,考虑到化家为国之后需要驻兵的地方增多,损失了四万就需要从其它方向抽调,会搞得其余几个方向一旦出事没有可征召兵源,要么就是出兵时效过慢。
真正让范国伤筋动骨的是生产方面,他们以低下的生产力支撑了连续三年的高烈度大战消耗,耗费的粮食以及其余各种物资太多太大,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国帑消空,库无存粮。
吕武有点不明白地问道:“范国纳赋无需国库支应,因何如此?”
刘明有点傻了眼。
那些就是一点点的修饰用词呀。
再则说了,哪怕是贵族承担消耗,难道就不是损失吗?
话说,范国是范国,汉国是汉国,光是讲范国有多么凄惨关汉国什么事呀?
如果不是出于同源,再加上需要维持多国一体,刘明阐述范国有多么多么的凄惨,该是被听了个笑话吧?
刘明见吕武可算主动提问,转而开始讲起了作为阴氏时跟范氏的友谊,特别提到了士匄对吕武的让贤一事。
这是在挟恩图报吧?
在世人看来,没有晋国就没有现在的汉国,倒是范氏和荀氏的日子会滋润到晋国内部的卿位家族倾轧落败之时。
那一句话很对,没有晋国就不会有吕武的建功得爵,再获得立国的资格。
所以了,吕武很克制自己,绝不会亲自动手又在明面上对晋国公室干点什么太过分的事情。
恰恰是吕武的懂分寸,又有手腕进行操作,导致哪怕是阴氏、范氏和荀氏凭借功劳联合瓜分了晋国,名声方面其实并没有太差劲。
这个跟历史上赵氏、魏氏和韩氏分裂晋国是两种模式,吕武等人是因功获爵,赵氏等那一代人则是用武力分裂晋国,真的不相同。
韩氏现在的名声非常差劲,就是因为韩起先当了一段时间的权臣,再凭借武力干了取而代之的事情。
阴氏、范氏、荀氏好歹是击败了楚国,进行了兵逼楚国都城和饮马大江的伟业,韩氏干成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