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作出了决定,很快南下的命令就下达了,于决口处抢险的战士们,尽管有些不太情愿,但是怀揣着对建奴的刻骨仇恨,在上船时,无不是一副跃跃欲试,恨不得现在就杀光建奴的模样。

在战士们上船离开时,到处都是前来送行的百姓,那些曾经被他们救下的百姓尽管身无长物,但是仍然尽可能凑出了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的鸡蛋、烙饼、烤鱼等食物,给他们送到船上。

百姓是感恩的,他们知道如果不是这些官兵,他们即便是不死于洪水,也会饿死在大堤上,现在这些官兵要出征打鞑子,他们自然是怀揣着万分感激的心情给他们送行,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他们的感激。当然,在百姓们依依不舍的为官兵们送行时,还有一些本地年轻人,却悄悄的藏到船上,想要和大军一同南下杀敌,他们的家人大都死于洪水,刻骨的仇恨,驱使他们藏在船舱里,直到船驶出几百里后,船上的官兵才“发现”他们,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因为仇恨,有一些人是为了诸如功名利禄等一些其他原因,他们相信跟着世子爷肯定是最好的选择。

对此,朱国强只是笑了笑,然后就默许他们成为随军的民夫,说是随军民夫,但是如果有需要的话,他们同样也会上战场。

相比来的时候,现在船队的航速更快了,为了追赶阿巴泰,朱国强又用挂浆机改装了十几艘拖船,拖船的数量增加后,船队的速度自然快了许。相比一开始的时候足足快了一倍有余。

尽管谈不上日行千里,但浩浩荡荡大军仍然以世人难以想象的速度一路顺流而下……

————————————————

推荐一本非常不错的晚明《回到明朝做昏君》,穿越大明朝,成为了木匠皇帝朱由校,那个,我躲在后面,背黑锅我来,送死你们去。

第128章 两难的选择

一路上,浩浩荡荡的船队甚是壮观,不知吸引了多少双眼睛。

不过只一天一夜的功夫,船队就过了宿迁。

那些原本被东虏赫赫杀威给吓的魂不附体的南直隶士绅百姓一听说是“火神”德王世子南下抗虏的大军,无不是为之欢欣鼓舞。

老天爷保佑!

这下可不用害怕了!

甚至还有义士率领义兵乡勇前来助阵,而任国感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天启年间的举人,在得知东虏犯境后,就聚乡兵结寨自保,听说德世子率领大军经过宿迁,任国感就匆忙带着粮草前来慰劳大军。

待他到了黄河边一看,船队果然好生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