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喊着大喜的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深得崇祯信任的他,手中拿着一份奏折,一边跑一边喊道。
“皇爷,山东巡抚宋学朱上奏,其委托粮商筹集粮食二十万石,不日可运抵京城……”
不等王承恩说完,崇祯就激动的大声说道。
“折子呢?快,快些拿来与朕看看!”
接过奏折,不过只是匆匆扫视一眼,崇祯便激动道。
“列祖列宗保佑,列祖列宗保佑……”
他之所以会如此激动,完全是因为他深知道,对于百姓来说,粮食意味着什么,粮食就是命啊!
这阵子百姓之所以没乱,是因为百姓们靠着官府每天施的那一碗稀的能见着底的稀粥在那里强撑着,可是,万一要是朝廷的那十几万石粮食都空了,到时候,又该怎么办?
作为皇帝的崇祯很清楚,到时候会发生什么,这也是他为什么会屡屡的下旨督催促疏通运河的原因,甚至于,他还在考虑是不是先恢复海运应一下急,可是海上风高浪急,而且还有建奴窃据辽东,万一要是漕粮海运时被抢了或者沉入海中,到时候,可就全完了!
所以,他才会下旨宫中节餐,帝后宫人,每天只吃两顿饭,而且还有一顿是稀饭,他想用这样的方式告诉百姓——朕和你们一样共患难,和你们一样挨饭,你们不要怨恨朕,要怨就怨建奴!
可,没有粮食,百姓万一闹出也乱子,到时候该怎么办?
到时候会出大乱子的!
毕竟,对于百姓来说,那不是粮食,是命!
“宋学朱这真是解了朕的燃眉之急啊,快,快些告诉顺天府,放粮,明日起,粥棚每日施粥两次……”
话音刚落时,崇祯却又突然拿起奏折疑惑道。
“山东……山东……”
念叨着这么几个字,他的心里突然又冒出了另一个人名——朱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