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页

1月1日下午,两个师从圆形防御圈四面八方向仍旧负隅顽抗的德军扑来。在室外只待一小时就会被冻僵。虽然十分希望能够尽快回到地下掩体取暖,但坚持抵抗的德军仍不容小觑。中国步兵进攻刻板而精确,穿雪地迷彩服在皑皑白雪中,由数百人组成小分队,小分队构成大战斗群进攻,保证进攻力量的同时,减少伤亡。

进攻受阻马上会呼叫炮火,直到把敌人阵地彻底粉碎。石块般坚硬的冻土在雨点般弹雨中被炸得粉碎,坚固的战壕被彻底轰垮,炮弹爆炸高温甚至令战壕变得泥泞。坚守阵地的德国士兵,心生错觉,炮弹似乎是瓢泼大雨。

海因里希·斯多达从口袋中抽出从死亡中国士兵身上摸到的香烟,点燃同时,又将烟递给其它六名兄弟,香烟是最好的镇定剂,大家已很长时间没有吸过香烟,这完全是意外收获。进攻的中国士兵,为避免敌人缴获,往往只携带一份干粮,不过随身携带的香烟却足够一个排分享。虽然击溃中国搜索队,但大家仍忧心忡忡,对前景充满悲观。

费伦依在雪窝中,左手残存的三根手指勉强夹着一根香烟,吐出烟圈时,露出惬意的表情,但嘴里却不停抱怨,“我们打不赢一个永远有吸不完香烟的国家。”尽管近千名伤员和志愿者愿意留下掩护全师突围,但师长亲自率领的突围却失败了,当数百辆中国重型坦克,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维京师的命运毫无悬念。

海因里希在突围时率领连队撤出战场,在包围圈中左突右冲。五天过去,大家打到此处。暴风雪骤然而至,犀利的北风夹杂冰凌如钢针般无情刺向人们的面颊,在这里,邂逅一支中国搜索队。十几分钟战斗,完全类似古代战争,两军站立对射。机枪手将战友肩膀当作枪架,疯狂扫射。用牺牲12名士兵代价,击垮中国搜索队。

“长官,电报发出了。”背负电台的海森保汇报。疲惫不堪的海因里希和其它七人,旋开手榴弹柄上发火帽,将最后一匣子弹装入步枪、上膛,将最后一截弹带接入g42机枪,注视前方,还有十几名完全隐于雪间的中国士兵虎视眈眈。雪地上,两辆摩托车烈焰滚滚。摩托车并不是海因里希击毁的,而是中国士兵遭到伏击时炸毁的,为防止德军缴获。

刺骨寒风中传来沉闷的枪声,是榴弹枪,接连两声爆炸在海因里希等人附近炸响。榴弹落到雪地上威力有限,毫无伤害。就在这时,海因里希意外发现雪地上有异样动静,似乎是……

“该死的鞑靼人。”中国人正在齐腰深的雪地中慢慢逼近。

“长官,要不要开枪?”弗伦紧张地问。

大家都在犹豫不决,唯一一架机枪只剩下一节25发子弹,突击步枪只剩下20发子弹,所有人子弹加在一起,都不到200发,无法瞄准的扫射只会徒耗子弹。犹豫数十秒,海因里希命令,“不准射击!”

“嗵、嗵”又是榴弹,而且距离更近了,两个灰色柱体准确击中雪墙后方,雪墙后一片狼藉。倚靠在雪墙上,双腿不停涌血的海因里希将五枚手榴弹紧紧抱在胸前,用最后力气拉下导火索。

一架飞机越过德军头顶,紧接发生一连串爆炸。伯尔夫特重重砸在挡风玻璃上,头痛欲裂。

车队被石块、冰雪、箱子、钢盔和饭盒的碎片包围,伯尔夫特的雷诺卡车撞到前面一辆突然急停的卡车上,车头瞬间变形,挡风玻璃碎裂。伯尔夫特在恍惚和震惊中跳下车,公路上的车辆笼罩在浓烟和烈火之中。

有人大喊:“赶快隐蔽,不要呆在路边。”士兵纷纷在道路四周的雪地里散开。

飞机仍在向车队疯狂扫射。伯尔夫特滚到路基外雪地中,紧紧趴在地上。

一名军士长手指空中黑点大喊,“防空机枪?组织防空火力。”军士边喊边弓腰跑向路基一侧。刚刚跳下卡车的士兵纷纷举起枪向天空瞄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