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页

在随后外交交峰中,中国充分利用偶发事件,为本国谋利。似乎中国预知了偶发事件,已经酝酿好计划。中国政府拥有庞大的情报机构与大量政府民间分析机构,通过分析国际战略走向,为中国政府和军方决策提供服务。服务中其实就是预言,或者说推测。推测有的不会发生,有的已经发生,一旦事件发生,中国政府便会迅速参考推测结果,做出决策。

窥知未来能力建立在大量理论分析与推测基础上。早在多年前,他们就已经窥知世界格局,并对此作出相应的分析与对策。进攻苏俄,正是战略部署中的一环,最终目标是欧洲。解决苏俄之后,中国人将会以解放者名义进入欧洲,德国抢先进攻打乱了中国人的步骤,中国人正在竭力挽回局面。德国最重要是能否打乱中国的战略布局,一旦中国得逞……

“不,雪已经降下,只需最后一击,就可以扼住中国人的喉咙。天气,曾经挽救朱加什维利,现在天气将击败中国人。中国人会意识到,与之对阵的,不是英国佬、美国花花公子,而是优秀的日耳曼战车。”希特勒咆哮。之所以迷信天气,是因为三天前保卢斯在乌拉尔仓库中,缴获无数防寒物资。

“只要控制乌拉尔,俄罗斯的中国人就会被冻死、饿死。而且伏罗希洛夫元帅已经开始向莫斯科挺进,战局非常有利。没有冬衣第13集团军将毫无作为,中国寄予希望的反攻,就会变成缺指的拳头,无力而脆弱。”希特勒在作战地图上疯狂比划,用强有力的动作告诉诸人,自己赞同法肯豪森的看法。

“但是,如果主动撤退,恰恰中了中国人的阴谋。我们不可能在数天内撤过伏尔加河,即便撤到伏尔加河,也无法改变中国第13集团军越过伏尔加河发起进攻的事实。而且撤退途中,德军必须面对四面八方围攻的中国军队。”希特勒表情凝重的强调。

“相信我,撤退风险比坚守更大,将会将德军陷入更严重境地,士气低落,防御恶劣,四面楚歌。”

希特勒拿铅笔在地图上划着圈子,每划一个圈子都念一个地名,情绪越来越亢奋。

“最终,我们只能疲于奔命。最有利是通过强有力攻击,夺取乌拉尔,死死卡住中国人的喉咙,让中国人主动求和,唯有如此,德国东方安全才能得到保障,尽管与黄种人终有一战,但现在,我们只需要和平的嫡约,当然,条件由德国拟定。”

希特勒紧信自己不会犯下低劣的战略性错误,多年来,正是依靠对战场的准确判断,一次又一次取得成功。在法国、莫斯科、朱加什维利格勒,胜利均是希特勒与将军意见相左时,固执己见所取得。将军不过是一群蠢材。

“为彻底击溃中国人,我决定将我在腊斯登堡的大本营迁往更靠近前线的东方占领区乌克兰行营。”希特勒斩钉截铁作出决定。

希特勒的确是战争天材,他并不是没有意识到乌拉尔突出部存在危险,正是对战争态势准确把握,让希特勒坚持绝不能撤退,就像在莫斯科和朱加什维利格勒,乌拉尔突出部面临的是同样问题。

“即便撤退500公里,也无法改变战争态势,挽回局面的唯一途径是是占领乌拉尔。”此时,地堡钢质防爆门被打开,里宾特洛甫急匆匆走进来。

一进入地堡,里宾特洛甫便恭敬的行了个纳粹礼,会议被打断,“元首,驻莫斯科大使发来紧急电报,国防委员会五委员之一的马林科夫已经向中国人投降,他在广播中发表声明,证实朱加什维利已经逃离莫斯科……”希特勒大吃一惊,“什么?”

“朱加什维利逃离莫斯科。”

“该死的朱加什维利,该死的社工党,是世界上最可恨、肮脏的败类。朱加什维利是个懦夫,他应该和莫斯科共存亡。”希特勒破口大骂,朱加什维利的逃跑打乱了希特勒的全盘计划,朱加什维利逃跑后,苏联会落入中国人之手。

“莫斯科情况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