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家了!”一个穿着土黄色呢绒军大衣戴着翻皮帽的军官走到恰帕克身边,轻轻用已经变得有些陌生的汉语说道,说话时他眼睛同样望着东方,目光中带着期盼的眼神,谁不会想家呢?
“你不想家吗?马鲁克,今个是年初九,长这么大,第一次大年三十是在马背过的,第一回在过年的时候没吃到饺子。”听着耳边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河北话,恰帕克感觉到一股暖流在自己心间流淌,如此亲切的乡音,多长时间没听到了?三个月?半年?还是一年?过去在过节的时候,军团里的军官们总会悄悄聚在一起,像做贼一样过着自己的节日,而现在……。
按照司令的规定,所有人无论在任何地方都不准说中国话,违者军法从事。但是现在……哎!说两句家乡话,有时也是一种慰藉,尤其是对这些离家的游子而言更是如此,可是却没有人能担起泄密的责任,毕竟所有人都知道,一旦他们的身份泄露出去,等待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无论是俄国人还是这些部族人,都不可能放过他们。
“每逢佳节倍思亲啊!老恰,你在宣化老家还有什么人?”说话的时候马鲁克望着东方眼里有些湿湿的,或许这是风的缘故。
“你个孙子,就是想让我叫你的姓,我偏不叫,家里父母双全还有一个兄弟,现在在宣化国民中学上学,上个月去塔什干时,在司令部收到他的信,老马你呢?”尽管恰帕克嘴上说不叫,可是话说完了还是叫了出来,相比于马鲁克,自己可是连姓都改了。
“我?家里早没人了,宣化是个好地方,咱们西北最大的铁矿就在那。”马鲁克有些失神的轻声回答道,显然恰帕克的话触到他的伤处,话只说了一半就转移了话题,把话扯到了恰帕克的家乡上。
“那是!宣化当然是好地方,知道不,京西第一府就是说我们宣化,想当年武宗皇帝在宣府建镇国府,康熙爷七次北巡、西征都在宣化府驻足,我们那地方人杰地灵。”恰帕克有些激动地说道,那里都没有家乡美,尤其是对于离家的游子而言。望着家乡的方向,恰帕克脑中想起了家乡,还有家里的亲人和自己的兄弟,在信里他说自己已经是童军中队长了,这小子出息了比自己强,不亏当年自己跑到口外挣钱供他上学,他的脑子比自己灵光,要不当年爹不会让他进洋学堂读书,他是读书的料子。
“成!等以后咱们有机会回家,一定到你们宣化那人杰地灵的地方坐坐,到时你可得尽东道之谊啊!”马鲁克苦笑一下轻声说道,过去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现在自己可是西北军的一员,光各种各样的勋章都有七八块,到时就是回家那也得光明正大的回家。
“那感情好,等咱们回家了,你到宣化,吃喝玩咱全包了,到时你不去我硬扯都把你拉过去,别的不冲,就冲咱两在自由军团一起扛着脑袋的感情。”恰帕克有些激动地说道,不过声音却不大,在这里呆了这么长时间,当初来的人早都已经养成了小心谨慎的习惯,像现在即便是离他们最近的部族士兵都有二十多米,两人说话都非常小心。
“行了,老恰,还是等咱们先把英国佬打回家吧!”尽管内心非常期待回家,但是马鲁克知道,在没有完成任务之前,回家或许只是一个梦而已,回家的路太长了。
“啊!去看看咱们的部队吧!”马鲁克的回答让原本有些激动的恰帕克心中一黯,然后重露出非常粗犷的笑容说道。此时的恰帕克又回复到那个据说曾在天山中带领几十个兄弟杀死了数十名俄罗斯军警的山匪模样,只不过在转身的时候,用带着些许思念的神眼又看了一眼家乡的方向。
……
位于宣化县以东山区的龙烟铁矿是目前西北省内多个大小铁矿中最为重要的一处铁矿,也是产量最大的铁矿,每天都有近万吨矿石经从宣化到庞家堡的六十公里长龙烟铁路延伸线运至位于西北的西北钢铁联合企业,和这个时代的铁矿不同,龙烟铁矿所属的多座矿山都采用了后世苏联式的山体剥离法,即直接用炸药把矿苗、矿脉炸出,然后露天开采。
尽管在建矿时耗费了数以千吨计炸药,但是在采矿时却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加矿石产量,尤其是在铁矿生产中引入大量机械的时候更是如此。在龙烟铁矿的一号矿烟筒山矿建成试采时,当时因为铁矿含矽量高达20%多,比正常含量高出13%,含矽量过高使冶炼时耗费的焦炭更多,最初地质研究所一些专家曾一度以为龙烟铁矿无冶炼价值,这一结论一度曾使得铁矿前途变得渺茫。
幸好后来在汉阳的试炼中发现烟筒山铁矿因为砂质较软并不多费焦炭,而且随着铁矿的开采含矽量也有减少的趋势,炼出的铁质也非常不错。外厂试炼成功后,随着西北钢铁联合企业炼铁高炉的建成,铁矿的生产很快便达到了设计水平,仅烟筒山铁矿每日开采矿砂高达200吨,运出铁砂超过千吨,现在龙烟铁矿是目前国内产量、规模最大的铁矿企业,也同样是宣化县最大的企业。
春节刚过正月初九的清晨,天空中的乌云越集越厚,宣化国民中学校长吴亮博看着举着校旗和宣化童军军旗显得朝气蓬勃、兴高采烈的从空载货车上跳下来列队的学生,因为是寒假的原因,所以学校要组织学生进行野营训练,同时到铁矿参观,此时学生都穿着童军冬季藏青色短大衣,队伍显得整齐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