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相对于弱小的南朝而言,畠山义就的来投,那就是典型的雪中送炭,更是让南朝上下都对他分外的信重,至少,在逆境中能够投效过来,这样的忠诚,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这也是为什么南朝的天皇对其份外重用,对其意见也多为听从的原因。
而这一次,殿中诸多武士和僧侣也对畠山义就之言大加赞同,毕竟他分析得的确是很有道理,所以,很快就得出了结论,就是无论如何也要多挤出一些钱帛来,把大明的使节给侍候好了。争取能够说服大明使节上书大明天子,告诉他,倭国国王被一群乱臣贼子给赶到了吉野这破地方苟且残存。
希望大明这个宗主之国怀着仁义之心,尽宗主之责任,扶助天皇尊义清除一干叛逆乱党,恢复倭国大治。
两天之后,一只约两百余骑的队伍出现在了距离吉野城不过数里的地方。而为首者,正是大明天子朱祁镇的心腹干将袁彬。打量着那依山靠山修筑的吉野城,袁彬笑着朝身边的天子亲军千户笑道:“你说,若是我大明军队,攻打这样的池城,需要多少兵马?”
“这等城池,虽然看似地势险要,实则不过是一片死地,若是我大明军队,只需一营兵马,便可取之。”那位天子亲军千户凝目打量了一番之后,很是从容地答道。
听到了这样的结论,袁彬不禁脸上露出了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吴荣,你太轻敌了,依袁某看来,至少需要三个营的兵力方可,毕竟,每个营只有不到十门小炮,若要是攻破这等城垣,实在是耗时日久,行军做战,最要紧的便是战机,当以雷霆之力速决,若是太过拖延,事若有变,那可就是为将者筹划有误了。”
“大人教训得是,是末将想岔了,若是三营人马,攻击此城,旦夕可下。”吴荣点了点头凛然受教。
第三百九十六章 喜欢拿自己的脑袋来做花样
而跟随在他们身后边不远处的城守,也就是那位最开始选择了反抗,而之后很是识时务地选择了举城投降的那位城守武士波多野利听着这二位的交流,可惜他这辈子还真没出过国,虽然很是仰慕中原的文化和艺术,更是痴迷于中原流传过来的那些书籍,什么《孙子兵法》、《盐铁论》之类的书籍,就算是看不太明白,可至少感觉自己深受到了中愿文化的熏陶。
只可惜,他虽然认识汉字,可是对于汉语实在是一窍不通,所以他听这二位交流得份外热闹,便把目光投向了身边的那位大明海商,至少这哥们懂得倭语,也懂汉语,想来他应该知道这二位交流的是什么。
而他的询问让那位海商吴卿平分外的无语,难道我还能直截了当地告诉你这二位大明的官员是在讨论怎么把你们南朝的首都吉野给轰个稀巴烂不成?
吴卿平只好将袁彬与吴荣的谈话内容偷梁换柱,说是这二位正在讨论着这吉野城的建筑模式与大明的颇为相似,却又有些不同,这倒让这位波多野利来了兴致,很是滔滔不绝地给那吴卿平解释起来倭国建筑史的演变过程。
当然,这里边自然是不乏对于中原建筑形式与风格的赞美和吹捧,毕竟,当初在中原人士已经居住进了华美的宫殿之内,穿着绫罗绸缎,吃着精心烹制的精美佳肴,用纸张书写历史与文化的时候。倭岛上的这些原住民甚至还处在由野人向智人进化的阶段,嗯,有些夸张,但是,真实的情况却也相去不远。
若不是中原文化和思想的传入,如果不是他们在中原学会了华夏民族那些启发人心的智慧,他们怎么可能会有今天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