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啊玉没了,你看,没了!”许清变戏法似的,玉佩夹到手指缝后面,一摊手,许胜男果然发现玉佩‘神奇’的消失了。
“又来了爹爹又把他变出来了!”许大官人再一摊手,玉佩再次出现,然而用一只手挡住许胜男的目光后,把玉佩往手缝里一夹,再摊手,玉佩又没了!
许胜男被自己爹爹这一手‘神奇’的魔术镇住了,不哭了,两眼挂着泪珠儿又开始说‘童言’,许大官人乐得哈哈大笑,这可太有成就感了!
俺也会变魔术了!
第417章 紧锣密鼓
许清休了几天假,又得开始上朝了,现在朝中事情千头万绪,几十万党项人要迁往荆湖南路安置,二十万清唐羌要迁往陕西四路安置,还有十几万黄头回鹘也要打散安置除此之外,各地官府要给失地的百姓记名造册,然后分批迁往河套青唐等地。
还有巨额的战争红利需要转化,牛羊需要发卖,各种土地需要重新划分,包括房子、商铺、作坊等等,都需要及早处理,更重要的一点是派遣官员,一下子多了三分之一的国土,虽然这些地方不象内地一样人口密集,城池林立,但也需要派遣大量的官员,及学馆的教授等等。
这些新拓之土若不能迅速消化,几年内反而会成为大宋沉重的负担。
第日天章阁里,朝廷重臣齐聚此间,紧锣密鼓地商议着这些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无疑是派遣官员,迁民可以慢点,但没有官员先期去管理,一切事情无从谈起。
战争刚平息,就曾抽调过一派官员过去,但这远远不够,尤其这些地方战乱初平,更虽然加强管理,但许清的意思是,新拓国土的官员当以精简为要,不然现在为了迅速开展工作,调了大量的官员过去,将来事情一但走上正轨,用不着那么多官员时,再想裁撤可就难了。
这种情况下,那就需要要派一批精干的官员过去才行,既不会造成太多冗员,又能有效的把这些新国土管理起来。
那么怎么确定派去的官员是否精干呢?许清就此提出自己的意见:“陛下,臣认为,除了各路主官由陛下选任或各位枢相推举外,其它的官员全部参加一次时策考试,从中选拔出一批务实能干的官员,以便能对新并国土有效管理起来!”
许清这个提议没什么不好,那些只会吟风弄月的家伙先靠边站吧,而且许清这也是在试水,若是有了这次成例,那么今后国内全面开展政绩考核便有了依据。
现在的官员不管你政绩如何,只要不犯大错,磨够了资历都能升迁,这使得有一些能力的官员,也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里,安于现状,整个大宋官场死气沉沉,办事没有一点紧迫感。
官场上流传着一个所谓的至理名言:不做事,才不会犯错!
这被大宋官员奉为做官的准则,因为只要不犯错,就有升迁的机会,大伙都这样,偶然有个比较勤奋、想多为百姓做点实事的官员,反而被人看成异类,普遍为官场所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