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页

山渐青[校对版] 何昊远 1697 字 2023-03-15

一直没说话的包拯这时洪声道:“陛下,民者,国之根本也臣等同夏宁侯之议,西夏必须先放回掳去的大宋百姓,再言和谈!”

第341章 离间辽夏

天章阁里一众君臣,本打算先商议出与西夏谈判的基调来,没曾想却被许清突然以十数万被掳百姓为由,打乱了所有步骤。

上到赵祯,下到执宰,谁也不敢拿这十数万百姓不当回事,对谁而言,这都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至少表面上你不能对许清论点质疑,否则即使现在许清不再作争辩,今后也必将被言官攻击得体无完肤。

一场皇帝与重臣间的小朝会就这么结束了,基调也定了下来,李元昊必须先放回掳去的大宋百姓,否则和议免谈。

西夏现在本就缺少劳力,这也是一个削弱它的有效策略,这个时候,许清和韩琦一样,是不愿意和谈的。

既是和谈,大宋就不免要做出一定的让步,否则就不是和谈,而是西夏投降了。而哪怕是只开边贸一项,对西夏恢复元气也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这和资敌没什么分别,将来要想收回西北,就得付出百陪的代价。

现在西夏其实已无力再大举攻宋,由于大宋掌握了兜岭险关,西夏反而得时时防着大宋反攻,在这种情况之下,和谈与否对大宋本身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朝议通过了狄青改任泾原路兵马都钤辖,坐镇兜岭;虽是平调,但位置却大不一样,这里进可攻退可守,再加上狄青在西夏已是名声赫赫,有他在兜岭,对夏军就是种威胁。

许清正想建议再将龙卫军左厢两万多骑兵调到西北去,作为一支战略威胁力量,随时做好入侵西夏腹地的姿态,哪怕只是偶尔去骚扰一下,总之就是不能让李元昊过得太舒坦,无法集中力量发展生产。

今天得到包拯的附议,许清心里挺开心的,这位仁兄在后世称为大宋第一名臣,甚至古往今来第一名臣也不为过,包括明清两代,在民间比他有名的大臣都没有,可以说他早已成了智慧和正义的化身;第一次共同议事便得到他的赞同,许清自然很高兴。

等到执宰们散去,天章阁里只剩下许清和韩琦后,气氛便轻松了许多,其实就赵祯原来的心里,他是倾向于和谈的,但许清即使把他捧成一天下百姓的守护神,他也就乐呵呵地接过头衔了。

“陛下,其实西夏已经不堪再战,我大宋用不着对它妥协,就算是今年出兵平夏,以西夏自身的力量,也未必能挡得住我大宋数十万禁军。

“而宋辽夏之间,目前事实已呈三足鼎立之势,辽国绝不希望看到大宋打破这种平衡,步兵决战辽国已不及我大宋,若是大宋再能收回西北,拥有了不输于辽国的骑兵,辽国的优势就将丧失殆尽。

“所以只要咱们这着拖着西夏,将它拖得奄奄一息,平夏的关键反而不在于西夏本身,而是看辽国的态度。

“大宋出兵平夏,辽国必有所动,到时不论是出兵对东北边境施压,还是直接出兵帮助西夏,对咱们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很有可能要面临两线作战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