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页

山渐青[校对版] 何昊远 2529 字 2023-03-15

韩琦也适时说道:“夏宁侯说的说,陛下,军队光是勤加训练还不行,西夏不是僵持着不和谈吗?臣建议补充完毕之后,还要让上四军轮流到西北与党项人作战,军队只有在实战中,方能磨练出真正的战斗力来。”

自从上次听到李元昊国书上自称‘吾祖’之后,韩琦是最反对和谈的人,态度极其强硬,连晏殊等人相劝也无济于事,韩琦放言,若想与西夏和谈,除非把他的官职全部撤掉,否则他坚决不同意。

赵祯有些犹豫地说道:“补足上四军编制倒是可行,只是要轮番调派到西北作战,如此一来将耗费钱粮无数,朝廷一时难以应对啊,朝中其它大臣也未必会同意!”

对赵祯许清真是有些恨铁不成钢,前怕狼后怕虎能成什么鸟事,他大声说道:“陛下,您是我大宋的皇帝,有些事情该乾纲独断才是,这朝廷之上,做任何事都免不了有人反对的,只要陛下您下定决心不动摇,钱粮之事不用陛下担心,臣想好了,大宋银行完全有能力抽出五百万贯以上,作为军改的专用资金。”

许清的话掷地有声,没错,他早以下定决心,哪怕是用钱砸,也要砸出一支善战敢战的威武之师来;包括韩琦在内,听了许清的话无不动容,大宋银行有钱他们知道,但那毕竟不是朝廷的钱,能象许清这样敢狠下心来,一次借贷出五百万贯来搞军改,还真没几个人,对于目前的大宋来说,这也太奢侈了。

杜衍有些忧心地问道:“夏宁侯,朝廷一次投入这么多钱,怕是不妥,这可都是百姓的钱,再则,一次从银行里抽调这么多款项,恐怕会对国内民生造成不良影响!”

咦不错,能考虑到对国内民生造成影响,杜衍这宰相没白当,许清坚定地说道:“陛下,还有各位大人,大宋银行目前存款已经超过一千万贯,这些钱都是民间的闲钱,咱们花掉绝不会对国内民生有些影响,相反这些钱留在银行里不流通,才是对民生最大的影响,而且银行光付存款利息就不堪重负,钱,只有花出去,让他流通起来,才能促进国内民生的发展,各位试想,咱用这五百万贯来改革军队,采购军备,这些钱最终还是落到国内百姓手中,百姓赚到钱了,民生不也有就发展起来了!”

听到许清竟要一次给他砸下五百万贯,这可是专款专用啊,韩琦两眼都快发绿了,一股热流瞬间从心脏奔流向四肢百骸,澎湃如滔……

第194章 堪比三皇五帝

许清之所以敢这么砸钱,首先是这时代的经济模式落后,各个经济体之间的依存性不大,而且运转速度缓慢,绝对不会象后世那样,一家大公司的破产甚至就能引发一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而且这五百万贯也不是一次性砸进去,以现在大宋银行的能力,完全可以应付得了。

以军事扩张来缓解国内矛盾,这本身就是一个畸形的模式,但历史却证明了这个策略的可行性,所以许清不怕让他更畸形点,大不了朝廷负担上几百万的债务,甚至将来有人做得更无赖点,干脆不再承认这笔债务,损失的也大多是那些有钱没处花的剥削阶层。

然而一但能够完成扩张,大宋就算多投几千万贯也是值得的。解决了西夏这个牵制,拿来河套地区和青唐等地的牧马场,宋辽之间的态势就将逆转,步兵对决辽国从来就不是大宋的对手,一但大宋有不输于辽国的骑兵,那么辽国就危险了。

关键还是赵祯啊,这个皇权高于一切的年头,不把他那颗心激得热血沸腾,激起他的雄心,一切都是空谈,所以许清计划这么砸钱,也有把赵祯逼上梁山的意思,让他无路可退,只能沿着军事扩张这条路走下去。

目前就看怎么引诱赵祯和晏殊等人同意这样砸钱了,韩琦和富弼是强硬派,军事扩张,收复汉唐故地符合他们的心思,许清相信他们会是第一个支持自己的人。

晏殊犹豫着说道:“朝廷税赋有限,背负如此巨额的债务,所谓未虑胜先虑败,万一将来无法平定西夏,这如何是好另外,自古朝廷就未有向民间借债的先例……”

“没有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