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若真想有所作为的话,他知道该怎么办,许清不想过于逼赵祯,但他必须为自己增加些法码。这就是他在这时候策划报纸的原因,话语权,还是话语权,什么时候都是最重要的。
来到晏家时,天已黄昏,不等门房通报他就往里直闯,晏府的老管家倒是识趣,连声道:“姑父,老相爷在书房,和富枢密他们正在议事。”
许清大厅也不进了,掉头就往书房去,老管家小跑着把他领进书房时,里面富弼、欧阳修、曾公亮等人都在坐,晏殊只是对他颔首示意,许清对众人拱拱手便在下首坐下。
“子澄今日既进宫单独面见过陛下,陛下可有什么表示?”欧阳修先出声询问道。
“据我观察,在如此强大的压力下,陛下一时也很难取决,这事来得太突然,不光陛下没有意识到,就是咱们也没有一丝准备,是许清鲁莽了,赖得各位跟着被动,许清之过也!”许清说完又起来团团拱手答谢。
“子澄不必介怀,若换是我,未必这么轻晚放过张元这个狗贼。”说起这余靖又有些激动,众人也纷纷颔首表示认同。
“你的问题今后老夫自会料理你,如今朝中局势已明显分成两派,僵持不下,首先你们这个时间要洁身自好,谨言慎行,莫让别人抓住什么漏洞,在对方也没露出破绽之前,一是陛下能下定决心,二是借助外力才能打破这份僵持,今晚就请彦国写好书信将朝中情形告知稚圭、希文他们。看看他们可有何办法,再这么僵持下去,朝中人心难安,百事推延,政务荒废,非朝廷之福啊!”
晏殊说的彦国是就是富弼的字,富弼当年先是与范仲淹交好,后由范仲淹推荐给晏殊的。晏殊的交待富弼自是满口答应下来。
“夏竦此人极为阴狠,行事从来不择手段,如今俨然成了贾昌朝一党撑旗之人,留他在枢密使一职上,终究让人心中难安。”
“然我等堂堂正正,其未有把柄可抓,我们还能凭空捏造罪证不成?”
许清出晏家之时,不禁在心里感叹,君子就是君子,一群人商量了半天,跟本商量不出什么结果来,更别提想出什么阴谋诡计了,许清估计就是想出来他们也不肖为之。
除了给范仲淹他们去信,增加声势之外,这帮人想的依然是据理力争,以理服人,都这时候了,能争出个什么来?
许清心里有些沮丧,这群人用来治理地方的话,绝对个个是好官,勤政爱民。然而身处朝堂之上,处处充满陷阱危机,难怪历史上,庆历新政不到一年便告失败。
大宋三百年,从来没有一个时期象仁宗朝这样,群星璀璨,英才辈出,上天仿佛有意把大宋的人才都集中到了仁宗朝来,晏殊、欧阳修、范仲淹、韩琦、富弼、包丞、狄青、杜衍、种世衡、曾公亮等等,此刻要许清罗列的话,他还能罗列出一串长长的名字来。
这些人无不是闻名后世的名臣,领一代人风骚,他们的道德风范长久的为后人所景仰,是读书人永恒追求的楷模,欧阳修、文彦博、富弼等人都可称为王佐之器,是任何封建帝王欲求而不可得的贤臣,后世苏东坡曾有一句话来感叹仁宗朝人才的鼎盛:仁宗之世,号为多士,三世子孙,赖以为用。
够三世子孙用的人才汇到了这个时代,加上赵祯此时年轻,也有心革新,可以说这是大宋最有希望奋起的时代,历史上的庆历新政却草草收场,实在让人措腕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