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兄您这就不懂了,这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把钱存进我们票号来,很多人家都有一些闲钱,放家里还怕贼惦记,如果我们本地兑现时不收他们的费用,你想他们岂有不愿意把钱存进票号来,等他们把银子存进来后,咱们再拿这些钱去放贷给需要的人,嘿嘿,这难道不比收他们那点手续费强?还能赢得不少人的好感呢。”
赵祯现在发现许清这嘿嘿的笑声,怎么看怎么象只狡猾的小狐狸。不过他现在顾不得这些,这几年他没少为银钱的事发愁,这一刻真有点久旱逢甘雨的感觉。
许清笑完后,转而严肃地说道:“其实若是朝廷真能把这事办好的话,不光是赚钱的问题,还能很好的促进整个国家的发展,赵兄,你想想,我们放贷是赚钱没错,但也解决许多人急须资金的烦恼,我们有目的地重点扶持一些有发展前途的项目,我们既赚取了他们的贷款利息,等他们发展壮大后又增加了朝廷的税收,还有农民,目前他们遇到困难时,要嘛是借些高利贷,要嘛是卖田卖地,甚至卖儿卖女,如果这时有朝廷开的票号以低息借贷银钱给他们,帮他们度过了难关,他们就不用卖田卖地、卖儿卖女了,这又大大地缓解了让朝廷头痛的土地兼并问题,而在社会稳定方面也能起到不小的作用。这一块上面,如果是发生天灾人祸,朝廷无力赈灾的时候,票号甚至还可以承担起无息贷款的角色。说到这里,我想起来了,票号的运作必需要跟国库分开,尽量以商业的模式来运作。否则朝廷想什么时候从票号里提钱就提,那必将严重影响到票号的正常运转。”
越祯听到这里已经激动得站了起来,握着又拳不停地来回踱步。没想到今天一时心血来潮出来走走,这个许秀才竟然给他描绘了一幅无比宏大壮丽的画卷,这确实给了他无比的惊喜。
这时候许清又道:“朝廷把票号正常动作起来后,再慢慢地收回所有的金银与铜钱,以此作为自备资金,然后按比例多发行交子,这样不但能使交易更方便,也大地削减了朝廷每年铸钱的损耗费用,不过前提是交子不能再规定流通的地域,要做到能全国通行才行。”
“好好好!许秀才,今天咱们就聊到这,我会尽快把你的想法上报朝廷,你呢,最好能把这些想法整理一下,写成条文,到时候朝廷需要的话就方便呈上去。”赵祯说完,匆匆与许清告别就离开了。
许清没注意到,随着赵祯的离开,四周散落的不少大汉也悄悄地跟随离去了,许清从赵祯的雍容气度上也能判断出这人身份应该很尊贵,在这里他连欧阳修都遇到过,也不觉得奇怪了。今天一开始他确实是当随便聊聊才谈这些的,没想到这个叫赵天的听后这么上心。若朝廷真能运作起来,自己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赵祯很快赶回皇宫去了,一路上他对阎文应说道:“阎文应啊,朕怎么觉得你有点傻人有傻福呢,让你胡乱说两句,还真有望帮了朕个大忙,若不是听了你的话出来走走,朕现在怕是还御书房里生闷气儿呢,哈哈哈,赏!朕一定要好好赏你点傻福。”
阎文应听了也是满面红光,乐呵呵地说道:“官家,奴婢可不敢居功,要出来走走是官家你自己决定的,若许秀才这主意真能帮得上官家,那也是官家福泽深厚,国家英才辈出,为官家排忧解难。”
赵祯听了又是哈哈一笑:“英才辈出!不错,这个许清算得上是个英才。无论是之前的神臂弓,将作槛改革的良策,还是今天票号之说,都可谓是想人所不敢想,非有大才不能为尔,而且朕还真有点喜欢这小秀才的性格,诙谐而不失严谨,不象王素和余靖那些言官们,每次不把朕反驳得哑口无言就不甘心的样子,想起王素、余靖这些家伙,朕就头疼。”
阎文应自然不会放过这种拍马屁的机会,笑着答道:“官家乃千古难得一见的明君,胸襟万丈,虚怀若谷,朝中才会出现王素这样敢言的直臣。前朝有唐太宗的虚心纳谏,才有魏征犯直谏的美名,官家比唐太宗有过之无不及,实乃朝中百官与天下万民之福也。”
“你这家伙,什么时候变成马屁精了,哈哈哈!”
“许公子,许公子!”
许清送走赵祯后,正自得其乐地鉴赏着那张十贯面值的交子,今天有这收获还算不错,刚坐了一会儿,就听到有人喊,抬头一看,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小丫环。
“你是,哦,想起来了,你是红菱姑娘的丫环,上次在车边的就是你,呵呵,今天怎么有空来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