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平静的回答:“我不会在干扶立三郤的事情,这也是三郤该得的待遇,既然你们居住在香町,相信我这番与史官的对答公布出去,再也不会有人为难你,你们便继续居住在香町吧。”
郤家武士叩头而去,临走郑重承诺:“我们会把单姑娘送到赵城。”
赵武挥了挥手:“无需你们送到赵城,我马上就要回家,顺路可以去接单姑娘,你们做好准备吧。”
稍后,韩起看着那名武士远去的背影,慢悠悠的说:“其实,这次参加魏氏的葬礼,就是一次卿大夫的秘密会议,国君明白的想要扶持公族,还表现的咄咄逼人,卿大夫们决定予以回击,要坚决打消国君的这个妄想。这样的会议,你不参加正好,我发现你跟他们根本不是一路人。”
悼公也有这个想法,听到卿大夫齐聚魏氏领地,准备替魏相送葬,他急忙问:“武哥也去吗?”
左右回答:“武子打算回赵城,说他想家了,韩起正陪他一同动身。”
悼公感慨:“武哥跟他们不是同路人啊。”
正说着,悼公眼角扫见史官浩浩荡荡的向太庙走去,手里捧着一卷竹简,悼公叫住了史官,取阅史官手中的竹简——那上面记录的正是某史官与赵武的对答。
“说得好啊,赵氏不愧是替我晋国确定法律的家族,法律必须可丁可卯,不能因为寻找到了刺杀理由,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进行刺杀,不经审判,绝不会定一个人的罪行啊……武哥果然不是他们的同路人。”
悼公一边感慨一边将竹简递还给史官。
“小武果然不是我们同路人”,与此同时,栾书也接到史官递送的一个副本,他一边流着冷汗,一边说。
栾黡很不解:“父亲,武子这样说,等于定下了国君的罪行,这间接说明我们弑杀国君的行为合理合法,父亲怎么看着这样的对话,还要满头流汗。”
栾书回答:“我怎能不感到恐惧,看到了吗,这里说不加审判谁都无权定别人的罪,连国君都没有这个权利,我们杀国君的时候,何尝明示他的罪行,身为臣子,怎么有权决定君主的罪行?这段对话一出,你父亲将永世背着弑君的罪名了。”
栾黡不以为然:“他赵氏头上不是也背着一个弑君罪吗?晋国卿大夫,谁家没有参与过弑君?杀一两个国君算什么大事……父亲,卿大夫们已经动身前往魏地,你是元帅,可不能落在别人后面,我们也该动身了。”
栾书长叹:“我怎么还有脸去见卿大夫,我现在明白士燮的长远眼光了,我当初怎么不早死,通知外面的人,就说我病重,无法参加魏相的葬礼,由你代替我出席。”
栾黡拱手:“既然这样,父亲就在家好好养养身子,外面的流言过几天就会平息,父亲不必在意赵武的话——他赵氏没有资格指责别人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