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页

宋时明月[校对版] 赤虎 2191 字 2023-03-15

赵兴把头摇的像波浪鼓:“大理王宫那些伪御用品,都是违禁物品,将士们没有敢动分毫,那些东西价值不可估量,仅仅数套从唐代流传下的青瓷杯,也能价值百万贯。光这些王宫用品,我估计已经价值上亿。在这些物品之外,我肯另外增添数千万贯,已经是竭尽所能了,你可不要逼我?”

孙琮摇摇头,把刚才的话题扔到一边,又从怀中摸出了另一份圣旨:“章楶章老大人年初的时候,要求从广东调拨火枪,说是朝廷的火枪威力太小,可惜朝廷往广南传递信息不便,这事耽误下来。

五月份的时候,泾源路准备姚劲轻敌冒进,被西夏人包围,全歼,有一支火枪队也被西夏人俘获。章楶章大人说,环庆火枪必须换装,可他又不信任军器监的出品,要求朝廷跟你商量,让你帮助训练一支三千人的火枪队。但章相说:你是不给条件不干活,朝廷现在没钱,除了钱之外,你有什么条件,尽管提。”

“三个准许”,赵兴竖起三根指头:“朝廷既然开了口子,我提的条件太低,朝廷会很没面子,是吧?”

孙琮面色一紧,催促说:“说详细点。”

“准许蕃商在广州自由置产;准许滞留海外、逾期未归的宋商自由落户;准许广南海军自由出动——我的意思是说:今后我广南海军出动,无需枢密院调兵令。”

孙琮长长吐了口气,诧异的望了赵兴一眼,回答:“第一条,准许蕃商在广州自由置产,我大宋从来没有禁止蕃商自由置产,比如泉州蕃商,不仅在城里修建店铺,还盖起偌大的寺庙,我不知道你什么意思,如果是说准许蕃商置办田地,广州附近的空地你都填了几十万垦荒的人,也不差他们这一个,朝廷可以许可你在广东稍稍放开手脚。

第二条嘛,逾期未归的宋商问题,我听说你已经在着手了,如果要朝廷出一份正式许可,也不是不可以。至于第三条,稍稍有点麻烦,不过你调的是海军,广南东路距离京城遥远,信息一来一回需要很多日,我们已经允许你掌管南洋攻伐,我可以替枢密院答应你,三十艘以下的船舶任你调用,只需事后报备。枢密院决不干涉——枢密院对于海战并不熟悉,让他们出海战阵图,恐怕他们也出不了。”

赵兴惊讶的反问:“这么爽快,你真能替枢密院做决定吗?”

孙琮笑嘻嘻的回答:“不久前,有人建议让谪居岭南的刘挚等人‘稍徙善地’,以‘感召和气’,陛下却说:‘刘挚等安可徙!’——章老大人临来前交代,只要你的要求不涉及贬官,我可以酌情答应。”

说罢,孙琮又轻笑着补充:“我原本以为你要替自己提要求,但你这三点却都是为了朝廷,为了朝廷,章相公那里自然无有不可。”

赵兴吱的冷笑一声:“我认为,我要真提自己的要求,恐怕朝堂答应的会更爽快——你说的不错,我这里所作所为,确实都死为了朝廷。第一条,准许蕃商购置土地或者房屋,可以让广州的土地价格上涨,土地交易每笔税收都归于朝廷,只要交易旺盛了,我的税收就要上来。

你知道我这几年大力垦荒,那些荒地已经变成熟田,发放到垦荒人手里。这些田地有的人年初来耕作,年尾抛荒搁置,或者转让亲戚朋友,但无论怎么说,广南稻谷一年三熟,那些地闲一个月都是浪费。这样巨量的土地闲置,导致地价涨不起来,朝廷的税收也受损失,让蕃商参与,给予蕃商购置土地的权力,哪怕他们不去耕作,也可以对土地进行保值——保值,你知道吗?在蕃商的眼里,大宋的土地是最保值的。”

孙琮点头:“我一定把你说的这点告诉朝廷。”

“至于逾期宋商的问题,那也是方便我水池将士,茫茫大海,毫无路标,有时候,一个船遇风暴漂离出去,有可能漂出去几个月的路程。而大海实在太大了,海军的一次征战有可能要跨越年头,因为他们要等待季风,躲避风暴。所以,海军出战,不能论月计算时间,而需要论年。

每位宋商都限定一年一个往返,这对经商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有宋商的例子在前,我们的海军也不敢出远门,只能在澡盆里行驶来行驶去,所以我们不应该限制我大宋百姓出海的日期。他们出海,虽然在海外的时候没有交纳丁口税,没有服劳役,但同样,他们也没有享受我大宋百姓的福利。我大宋官员也没有为管理他们而付出心力,所以,这是件两不亏欠的事。

为了能让我们的水师,我们的商人走的更远,我要求废除商贾的港引与出海许可证制度,任凭他们自由出海,自由贸易,回来的时候也无需交纳罚款,只要论船纳税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