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了一下朋友。”
“是小郡主吧!”
温善不可置否,笑道:“娘真厉害。”
“我还能不知道你?纵观这些年你所交的友人,又有哪个能令你一回来,也不好好安歇就登门造访的呢?”贺顾道。
温善略心虚地笑了笑,走到贺顾的面前:“可我最记挂的还是娘呀!”
“嘴倒是越来越甜了!”贺顾心中欣喜,面上却不显,而是转而问道,“你的腿可还利索?”
“……”温善在瞬间想歪了,不过也仅仅是一瞬。她快马加鞭赶回来,臀部和腿都受不了,否则贺顾也不至于怪她没有歇息好再出门。
“这一路皆是纵马而行,早已习惯了。”温善道,虽然还是吃了不少苦,可走路却是没问题的,何况她一向走路慢悠悠,倒没有让人瞧出来。
小郡主本来也没瞧出来,是后来见她一直都站着说话,才慢慢地察觉了出来,愣是拉着她趴在榻上歇了半日才让她回来。
“我让人去备了药,你泡一下药浴。”贺顾还是见不得她受苦,况且她们母女这一分别就是四个月,而温善气色不好,别提她多担心了。
温善自然没有反对,泡了药浴后,又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才到东堂看她不在的日子里,送来给自己的书信。
当她看见一个新的佩囊时,眉头挑了挑,拿在手中思忖了许久,才转头去问贺顾:“娘,这是何人所赠?”
贺顾还在恼她上午的所为,道:“你猜。”
“……”温善嗅了嗅,道,“女子所赠,目的不明。”
“你觉得不是小郡主所赠?”贺顾问。
温善摇了摇头:“若是她,必然会亲手给我,而不是让人搁在此处等我发现。况且此佩囊用料不像是出自官作坊的,而是私作坊的中等料子,加上它的针脚比较细密整齐,想必是出自擅长女红之人的手。小郡主可不像是会女红的人。”
贺顾道:“若小郡主在此听见你如此说她,她怕是要不高兴了。”
温善没能从贺顾处得到答案,只能打开佩囊,再仔细观察一下,却发现里面的纸张。她稍感意外,拿出纸张展开,入眼的是纸上隽秀的字,随即她才把重心放到文字上去。
将佩囊搁回书柜上,她再把信给烧毁了。贺顾好奇道:“里面写了什么不堪的话,让你将之烧毁?”
“不是什么不堪的话,只是觉得没必要留存这书信罢了。”温善笑了笑。
山竹要来了,感觉网络又要断了_(:з」∠)_
第54章 朝仪
早在冬至时, 百姓便已经开始准备置办年货准备过年了, 腊八之后,各式年画、春联、爆竹、蜡烛等都被抢购一空。
温善记得在大部分地方,并不兴贴春联, 而是挂桃符,甚至在洛阳也能看见春联与桃符共存的现象。不过因春联比桃符制作简单, 只需在纸上写字便可,所以深受下层百姓的欢迎。
不过温家便是贴的春联和年画, 春联是温善写的, 年画则是贴的神荼和郁垒两位门神,后世最常见的尉迟恭和秦琼因历史不同, 并没有出现。
她倒是知道在福建汀州地区有以武烈岐国公宋庆柏和文惠邢国公孙良朋的形象为门神的人家,只因此二人一武一文,皆是在汀州名声大振之人,又追随太上皇打天下,立下赫赫功劳, 在太上皇当政时也是颇受重视的重臣。汀州的百姓以此二人为门神,倒跟历史名人被奉为门神一样的道理。
往年温家人数不多, 连温善都要亲自动手布置,不过今年年末她身在淮南,家中又雇了几个仆役, 故而这一切都已经打点好了。她连贴春联、体验年味的机会也没有,只能遗憾地在菜园子种种菜。
虽然小郡主想跟温善除夕夜里守岁,可这却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翌日天还黑漆漆的时候,她们便得顶着寒风和飘雪进宫参加正旦的贺朝仪。
小郡主是皇族出身,自不可能缺席,而温善也已经回京,若是不前去便是对女皇的大不敬,也是自当前往。如此一来,若是夜里守了岁,大朝会上自然不可能有好的精神,也是失礼于人前。
虽然无法一起守岁,可温善还是单独赠了小郡主一份年礼,而小郡主也回了她一个巴掌大的金算盘。
在金银还未作为货币流通的容朝,金银本就少,而这个金算盘虽然只有巴掌大,可加上里面玉珠却价值千贯钱。
温善晃了晃金算盘,只听见里面的玉珠碰撞的清脆声响,她道:“何以赠我算盘,且这算盘如此贵重,我怕是不能收。”
“为了造这一算盘,我可是花了一大半的积蓄,虽然它无什么大用之处,却也是我的一番心意,你便收下吧,便当是、当是……”小郡主羞答答地看着温善,“我的嫁、不,聘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