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刚登基,一切都未平稳,虽然知道嬴氏站在了燕靖予那一边,但他依旧需要嬴氏出力,自然就不可能把嬴袖赶出芷兰殿了。
说好听些是去偏远的宫殿,说难听些那就是冷宫。
杨太后皱眉不满:“芷兰殿就在坤华宫旁边,哪有先帝的后妃与皇上住的近的道理?若传出去,成何体统?”
“儿臣刚登基,政务繁忙,只怕会常常留宿御书房,到不常回坤华宫。为此,儿臣以为,可暂时空置着坤华宫,等福王满岁了再做安排。”
他打定了主意不会去动嬴袖母子。而且,老皇帝死在坤华宫,他做贼心虚,可不敢立刻住进去。
他态度坚决,杨太后虽不满却不好得在说什么,只能另外说道:“那你也该给你舅舅加封才是,他如今年纪大了,本该隐退,只是不放心你才一直强撑,你得领情。”
“此事儿臣自有思量。”宣德帝开始敷衍,他实在不愿意加封承恩伯,半点功劳都没有,加封了给自己添堵吗?
杨太后对他的态度不满意了:“那你的思量是什么?你若觉得你舅舅上了年纪,那也提拔提拔你的表兄弟们,杨家的女婿可暂时免了,省的又冒出个裴昀。”
裴昀春风得意了没多久,就因烨王造反被承恩伯抓住活活打死了,下场凄惨,因着杨柔的事,杨柔的父母对杨太后也颇有微词,让杨太后很不痛快。
“朝廷官员,以才能立足,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儿臣自有思量。”宣德帝已经很不耐烦了。
以才能立足,杨家的男子显然都不合适,那是一群寻花问柳的浪荡人,这一点杨太后心里也是明白的,反倒不好极力推荐了。